美國總統川普將在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海運業者也都在關注後續影響,陽明海運今(31)日召開法說會時就表示,關稅大戰確實已經加速貨源的分散,但後續對貨量的影響還需要觀察。不過也首度鬆口,第二季貨量,將會比第一季還樂觀。
大型船隻在水上航行,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戰,即將在4月2號正式開打,也讓不少航運業者緊盯後續發展,陽明海運31號召開法說會,就坦言對貨量消長的影響,可能得等關稅實施後,才能比較明朗,但卻首度鬆口展望第二季貨量,將會比第一季還要樂觀。
陽明海運業務長 李明輝:「如果是以中國為主的一些製造商,可能慢慢把它的貿易基地,分散到東南亞或印度,貨源的分散,這個是我們看到的趨勢,就是貨主在應對整個關稅政策的一個狀況,至於貨量的影響,就比較難預估了。」
另外,美國以「振興造船業」為名,打算收取中國大陸船舶費用一事,最新進度是美國已經召開兩場公聽會,收到600多份的回饋,業界也正在等待美國貿易代表處的詳細細節。但可以預估的是,紅海危機還是無解,陽明就直言,除非100%安全航行,否則並不會恢復紅海航行。
陽明海運業務長 李明輝:「如果紅海完全恢復通行的話,當然會對艙位供給,有一個正向的助益,就是艙位供給會變多,各個聯盟的恢復狀況,不見得是一致的,所以這點來說的話,對運價長期來說,當然是一個負面的影響,不過就短期來說,如果真的恢復的話,影響(衝擊)不見得是即時的。」
因此綜合以上市況來看,陽明表示今年已經簽訂的歐洲線、美國線,長約價都比去年成長,不過現貨短期約仍呈現波動,畢竟現在市場不確定因素大,但在31號台股一片殺聲隆隆中,貨櫃航運股倒是相對跌幅輕微。
分析師 白易弘:「上海集裝箱指數,上個禮拜算是有止跌,跟川普這個對等關稅有關係,因為在實施之前有一波的搶運潮,可能會拉高附加費的報價,陽明跟長榮也有相關的殖利率可以期待,因為去年是大獲利的。」
儘管今年整體海運市場,供需差距縮小,但展望接下來的海運市況,貨量是否能穩、運價能否有撐,都得觀察關稅變數、紅海復航等海運變化球。(記者 傅儀文、吳國豪/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