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今年將興建10座晶圓廠,寫下半導體業界最高紀錄,全球人才的管理與文化差異,更成為一大挑戰,台積電人資轉型處長吳詩婷表示,面對跨文化管理,了解各國的風俗民情,彈性應對並採取因地制宜策略,是培養跨國企業人才的關鍵。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三座晶圓廠,將提前於今年中動工,加上因應客戶需求,計畫擴大美國投資,身為全球化企業的台積電,在多元化人才的時代下,如何掌握跨文化管理技巧,擁有超過30年人資專業經驗的,台積電人資轉型處長吳詩婷認為 ,了解各國的風俗民情是關鍵。
台積電人資轉型處長 吳詩婷:「跨越自己的國家到外國去,把我們的知識傳承到全球各地的半導體業,不單是幫助他們理解國風民情,怎麼融入日本,怎麼融入德國,怎麼在新加坡有我們一些共同經營的項目。」
台積電在海內外大舉擴廠,今年新建 以及新建中的晶圓廠,更多達10座,創下紀錄成為全球半導體業界首見,並且以1年約新台幣1兆元的資本支出,迅速成長茁壯,除了供應鏈與製造成本,人才的管理與文化差異,更是一大挑戰。
台積電人資轉型處長 吳詩婷:「我們會因地制宜,在合法合情合規的環境下,盡可能客製或者做出相應的安排,比如說從薪酬架構上調整,怎麼去配合當地的福利規劃。」
吳詩婷指出,公司更注重員工開心指數,提供多元文化交流與員工關懷活動,讓團隊更有凝聚力,在企業國際化與數位轉型趨勢下,兼具以人為本的關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記者黃靖棻、陳柏誠/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