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我金融陷兩風暴 央行備戰
台灣金融市場將於4月迎來兩大考驗,一是美國川普政府4月2日啟動的對等關稅,二是美國財政部4月間發布的匯率報告。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台灣金融市場將於4月迎來兩大考驗,一是美國川普政府4月2日啟動的對等關稅,二是美國財政部4月間發布的匯率報告。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台灣金融市場將於4月迎來兩大考驗,一是美國川普政府4月2日啟動的對等關稅,二是美國財政部4月間發布的匯率報告。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27日強調,對等關稅優先談判對象的兩大關鍵指標,第一項就是對美國貿易入超是否龐大,台灣去年是美國第六大的貿易入超國,確實要審慎應對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至於匯率操縱國部分,她強調,央行對匯率報告的三項量化指標均有所因應。

美國財政部上一次發布匯率操縱國名單,是在去年11月間。雖未將任何貿易對手國列入,但包括台灣在內,共有六個國家或地區被列入觀察名單,其中中國大陸、德國、新加坡、越南、日本及台灣是續列,南韓為新增。

台灣在三項監控標準中,觸及前兩項規定,包括對美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達57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14.7%,至於檢視操控匯率的買賣情況,淨賣匯約110億美元(占GDP的-1.4%)未觸及標準。但已連五次被列進一般觀察名單,加上對等關稅襲來的雙重衝擊,整個4月金融市場的挑戰相當大。

據了解,2019年以前,我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均未觸及美方匯率操縱的第一項檢視標準;2017年川普上任迄今,因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溫等多項因素,美對台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大增,致2020年迄今對美出口及貿易順差擴大,並觸及檢視標準。

而我國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居高,2024年比率為14.3%,也觸及美方檢視標準。惟這是反映美國對台灣科技產品需求劇增,貿易順差擴大的結構性問題。

央行近期反覆強調,從對等關稅的角度看,以加權平均稅率計算,台灣比美國低,但台灣對美順差確實不小,主因美方需要台灣生產的晶片,而非不公平的貿易。朱美麗對此表示,台灣去年是美國第六大的貿易入超國,對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必須審慎因應。

朱美麗還說,以匯率報告的三項量化指標來講,包含對美國貿易(含商品及服務)出超、經常帳順差、淨買匯金額及持續淨買匯月數,央行都可因應,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的指標機率很小,央行有溝通管道也持續向美方說明原因。

她強調,央行匯率政策是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以及金融穩定,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