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先前在印度市場踩雷,因印度伺服器客戶延遲支付貨款,導致去年第四季認列高達53.51億元的呆帳,嚴重拖累該季獲利表現,隔(12)日股價應聲重摔逾8%,跳水慘跌至600元,而最新華碩表示已順利拿回積欠的貨款,激勵今(26)日盤中股價嗨漲近5%,衝上662元高點,成功回填呆帳風波的缺口。
華碩於11日在法說會上透露,公司經由印度通路商銷售伺服器予印度客戶,該客戶為印度雲端服務供應商Yotta集團旗下企業,華碩於2024年4~6月期間向其出貨伺服器,但後來客戶出現應收帳款嚴重延遲支付情況,華碩基於內控管理制度與嚴謹會計原則,於去年第四季將該筆帳款先提列為呆帳;導致該季營業利益下滑至9.93億元,季減91%、年減58%,稅後獲利也大減87%,EPS則降至2.2元。若排除此一特殊呆帳,華碩該季營業利益約64億元,營益率約為4.5%,符合公司原先預期。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強調,這筆呆帳金額僅占公司去年伺服器營收不到10%,雖受到影響,但相對有限。然而市場仍不買單,受到此利空打壓,華碩12日股價盤中觸及跌停,一度摜破600元大關,跳水下探595元,終場則下跌逾8%,以600元作收。
不過,華碩昨(25)日發布聲明表示,接獲該印度客戶通知,積欠的貨款已於24日完成支付,後續將待款項匯入後,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帳務處理。在經歷幾日漲跌後,華碩終於一掃呆帳陰霾,今日股價強勢表態,以660元開高後,隨後盤中大漲近5%,最高達662元,一口氣收復5日線、月線及季線。從12日的收盤價600元計算,至今日高點662元,股價已反彈超過1成,重返利空出爐前的價位。
外界看好,華碩順利收到該筆款項,將可沖銷呆帳,預計將有助於提升今年全年收益。法人則指出, 華碩 拿回遭積欠的貨款後,後續應可在財報回沖相關金額,整體財報表現將回歸基本面。
此外,從華碩籌碼面來看,截至昨日,三大法人連2日賣超,其中外資已連賣15日,累計賣超1萬7092張;反觀投信方則站在買方,已連7日買進,共買超3684張;至於自營商則是連2日買超,合計買入478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