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先前美國川普宣布將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後,近日幣圈又迎來一項重大里程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上週四(20日)最新宣布,正式將比特幣列入《國際收支與國際投資部位手冊》,象徵著比特幣已成為全球經濟統計體系的一員。激勵比特幣近日從低谷逐漸反彈,從19日的約8.5萬美元,至24日突破8.8萬美元,今(25)日最高漲至88765美元,創下3月8日以來新高。帶動比特幣相關ETF「國泰數位支付服務」(
IMF在最新版的手冊指出,近年來加密貨幣與數位資產交易量激增,跨境資金流動也日益頻繁,然而傳統統計系統無法有效追蹤這些資產對經濟的影響,因此IMF首度制定加密資產的統計方法,以提升各國對數位經濟活動的掌握與政策應對能力。
IMF將加密貨幣區分為三大類別,其中比特幣等無負債的加密貨幣被歸類為「非生產性非金融資產」,指並非由經濟活動產生,但具有價值且可交易的資產,與黃金、藝術品同列;這意味著各國央行若持有比特幣,需像管理黃金儲備一樣定期披露市值波動。至於泰達幣(USDT)、美元穩定幣(USDC)等有資產支撐的穩定幣,則被劃入「金融工具」,與股票、債券享受同等待遇,未來企業發行穩定幣,可能面臨與傳統金融機構相似的審計要求。此外,以太幣(Ethereum)、SOL幣(Solana)等具備協議或平台特性的代幣,若由他國居民持有,可能會被視為「類股權資產」,與外國投資人持有國外公司股票類似。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4月2日開始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對等關稅,引發市場觀望不安,然而如今川普卻話鋒一轉,改口暗示部分國家可能會獲得豁免,使得投資人的擔憂情緒逐漸消退;另一方面,聯準會最近的利率會議釋放出謹慎的信號,認為關稅導致的通膨壓力是暫時性的,美國經濟依然穩健,因此維持今年兩次降息的預期,都重新激發了市場看漲情緒,提振加密貨幣反彈。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執行長Larry Fink也看好比特幣前景,近日公開表示,在貨幣貶值和經濟不穩定的擔憂日益加劇下,比特幣因具備去中心化和稀缺性,可作為投資者尋求長期價值儲存的避風港,指出比特幣是一個「跨國界的國際帳本」,其力量甚至超越任何國家。並且大膽預測,未來比特幣價格將有望飆漲至50~70萬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