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台股自第一季以來持續震盪整理。專家指出,4月2號之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仍然不明朗,外資賣超的態勢預計還不會停止,加上清明連假在即,因此即便市場將迎來季底作帳行情,種種變數還是讓台股在短線上難以看見反彈的訊號。
春暖花開的時節,台股的時序即將進入到第一季的尾聲。季底作帳行情啟動,市場期待能夠助漲台股反彈,只是近期盤面上量能萎縮,專家指出,短線上的賣壓仍然難以消除。
資深分析師 許博傑:「進入季底作帳的時間,外資的動作應該還是會因應國際股市,持續偏向賣方。畢竟 4 月 2 號的對等關稅還沒公布前,外資應該不會有太偏多的動作。投信近期雖然買超,但很多個股都比較偏向在 ETF 的區塊,所以只有極少數的中小型個股可能才有季底作帳的表現。」
專家指出,下週最需要觀察的,仍然是美國的關稅政策在 4 月 2 號之前會不會有所變動,以及台灣是否會被列入「骯髒 15 國」,加上國內市場即將迎來清明連假,預估短線上加權指數仍然呈現震盪的走勢。專家建議,市場持續偏向保守的態勢之下,投資人可留意軍工、記憶體等相關族群,以及高殖利率的股票,AI 族群則持續成為盤面焦點。
資深分析師 許博傑:「目前全球的股市,還是呈現資金從高位階撤出,流向低位階的現象。AI 股還是重中之重,目前輝達的本益比只有 23 倍,所以台積電能不能趕快在下個禮拜站回千元的關卡,也是很重要的觀察。」
針對台股第二季的表現,專家認為,隨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因素消除,台股有望向上反彈。不過 5 月將進入報稅期,到時市場資金恐將面臨銳減的情況,提醒投資人還是多加留意。(記者姚俐安、蘇韋銘/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