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乘勝追擊? 加拿大總理傳宣布提前4/28大選
字級:
A+
A-

多家媒體報導,新任加拿大總理卡尼,將請求總督解散國會,以提前舉行大選,國會改選日期最快可能是4月28日,由於最近的一些民調顯示,自由黨支持度大幅回升,卡尼可能是希望藉此,坐實自由黨的執政權。


CBC記者 Travis McEwan: 「你這周末會宣布舉行大選嗎?」

加拿大總理 卡尼:「無庸置疑的是,在這個危機時刻,政府需要明確有力的授權,我們為國家帶來正面的願景,充滿行動力的願景。」

加拿大總理卡尼字裡行間已在暗示,即將藉由高漲的當前人氣解散國會,改變目前處於空降總理的狀態,賦與擔任總理更大的正當性。

CBC主播 Heather Hiscox:「兩名消息人士證實,卡尼打算在周日(23日),解散國會並宣布舉行大選,我們的消息來源表示,選舉日是4月28日或5月5日,最終決定尚未出爐。」

由於本月24日議會即將開議,在野的保守黨很可能再提不信任動議,再加上加拿大最遲必須在10月20日舉行聯邦大選,保守黨黨魁博勵治正虎視耽耽,因此卡尼乾脆就趁現在抓住機會增加勝算。

CBC記者 Andrew Chang:「你現在看到的是加拿大每項公開的主要民調平均值,近兩年來的民調數字都指向自由黨會慘敗,但在過去僅僅兩個月,卻出現了急轉彎。」

現年60歲的卡尼曾任加拿大和英國央行總裁,沒有政治或競選經驗,但是上任短短一星期,面對美國種種威脅表現強硬,將自己塑造成對抗美國總統川普的最佳人選。

加拿大總理 卡尼 (2025.03.18):「我們可以自立自強,我們已經回擊那些評論,它們很不尊重,很沒有意義,必須停止。」

這場國會大選預計會是卡尼與保守黨領袖博勵治的決勝戰場,並將聚焦川普的貿易戰,上演非常激烈的攻防戰。(記者韓君蕾、鄧邦貫/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世界最幸福國家! 芬蘭8連霸 台灣亞洲第3名
2025年世界最快樂國家排名出爐,台灣排名第27。(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2025年世界最快樂國家排名出爐,台灣排名第27。(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聯合國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幸福日」,發布2025年世界最快樂國家排名出爐,台灣排名第27,相較去年的第31上升4名,高居亞洲第3,在亞太地區表現最佳。芬蘭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美國跌至史上最低第24名,最後一名仍然是阿富汗。


實現童年夢想的聖誕老人村,乘坐哈士奇雪橇穿越雪地森林,欣賞繽紛壯麗的絕美極光,這裡是芬蘭的拉普蘭地區,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芬蘭以令人驚嘆的自然美景而聞名,擁有18萬8千個湖泊,是自然愛好者和冒險家的天堂,芬蘭已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幸福國家。

英國遊客 Jamie Sarja-Lambert︰「我認為,來自英國的我在芬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大自然的重視,感覺每個人都與自然更加貼近。」

芬蘭學生 Eveliina Ylitolonen︰「我會說,特別是現在陽光普照,自然一如既往的,是那種幸福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芬蘭有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免費的教育與醫療保健,擁有友善的育兒政策,再加上社會高度信任,根據《彭博社》報導,在「丟失錢包後的歸還率」名列前茅。

阿爾託大學幸福研究者 Frank Martela︰「看起來芬蘭人對他們的生活相對滿意,這很大程度上與我們擁有一個運作良好的社會有關,因此我們的民主運作良好,擁有自由選舉、言論自由、低腐敗程度,而所有這些都已被證明能預測較高的國民幸福感。」

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幸福報告,今年針對全球147個國家地區進行排名,根據「坎特里爾量表」來評估個人生活滿意度,包含民眾自評生活品質、人均GDP、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度、自由度、富裕程度、對政府貪腐的認知度等多項指標,北歐國家仍居幸福指數前段班,丹麥、冰島、瑞典和荷蘭分別位居第2到第5名。

而美國在過去10年中,最佳排名是2016年的第13名,去年首次跌出排名前20之外,今年再創第24名新低,是自2012年「世界幸福報告」首次發布以來的最差排名,法國只排在第33名。
    
世界幸福報告編輯指出,從今年的數據來看,世界各地的焦慮情緒都有所增加。

經濟學家 Jan-Emmanuel De Neve︰「可以說,如今更大的政治動蕩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在焦慮、擔憂、壓力等負面情緒中發現了這一點,人們的擔憂程度大大增加。」
 
而亞洲國家的幸福排名存在明顯的落差,以色列、阿聯排名相對較高,台灣排名第27,在東亞地區中最佳,優於新加坡第34名,泰國49、日本55、南韓58、菲律賓57,而中國排68名,顯示東亞國家在幸福感方面仍有挑戰。當然還有排名最悲慘的國家,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國家,這幾年因為戰亂、經濟困境,人民生活真的很辛苦。這份報告不僅反映不同國家的生活狀況,也啟發我們去思考快樂究竟來自何處。(記者 黃梅琴、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地緣政治風險仍存!航商赫伯羅德今年獲利恐砍半 股價重摔逾7%
德國貨櫃航運公司赫伯羅德最新發布的財報及財測表現不佳,導致股價下挫。(圖/路透社)
▲德國貨櫃航運公司赫伯羅德最新發布的財報及財測表現不佳,導致股價下挫。(圖/路透社)
字級:
A+
A-

全球第五大航運商赫伯羅德(Hapag-Lloyd)昨(20)日公布2024年財報,全年業績表現略有成長,但由於利息收入減少和稅費增加,稅後淨利大幅衰減近19%。同時,赫伯羅德給出2025年財測,預估今年獲利可能將銳減近半,主要是因地緣政治及運費仍面臨不確定性,導致公司前景蒙上陰影。消息一出,週四(20日)赫伯羅德股價聞訊重挫7.7%,收在134.8歐元。

赫伯羅德去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增至46億歐元(約新台幣1645億元),稅前利潤大幅提升至26億歐元(約新台幣929.6億元),儘管營運表現強勁,但由於面臨運輸和終端成本增加的問題,導致獲利下滑,稅後淨利落在24億歐元(約新台幣858.2億元),年減近19%;另外,赫伯羅德宣布每股將配發8.2歐元(約新台幣293.2元),共計將發出14億歐元(約新台幣500.6億元),成為德國股市中,配息最具吸引力的股票之一。



赫伯羅德表示,去年在班輪運輸領域,全年運輸量成長4.7%,20呎標準貨櫃(TEU)增至1250萬,而平均運費保持穩定在1492美元/TEU,低於前年的1500美元/TEU,收入相應增加至188億歐元)。儘管由於船舶必須繞行好望角,導致運輸費用增加,但EBITDA仍與去年同期的25億歐元持平。其中,去年碼頭和基礎設施部門的EBITDA有所成長,達到1.39億歐元(約新台幣49.7億元),主要受惠於上一財年的幾次收購,稅前利潤增至6600萬歐元(約新台幣23.6億元)。

對此,赫伯羅特集團首席執行官羅爾夫·哈本·詹森(Habben Jansen)表示,「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我們取得了穩健的業績,並進一步提高了客戶滿意度。我們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漢薩全球碼頭(Hanseatic Global Terminals)品牌下的碼頭業務。我們努力進一步改進流程,以在未來幾年產生成果,並加大對數位化和員工培訓的投資。最後,我們啟動了公司歷年來最大的新建船舶項目,這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投資新船隊。」

展望今年,赫伯羅德並不樂觀,預估EBITDA將大幅縮水至24~39億歐元(約新台幣858~1394億元),稅前利潤將同步減至0~15億歐元(約新台幣0~536億元),較去年幾乎大砍近半。由於今年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仍然脆弱,在運費波動較大,以及重大地緣政治挑戰之下,導致前景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執行長Jansen指出,蘇伊士運河危機不會很快獲得解決,船東將被迫繞行非洲南端,被迫航行成本高昂的替代路線,以避免胡塞武裝分子在紅海發動襲擊。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