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美FMC查7大運河航道 造成航線壅堵國家船舶 擬禁入境
聯邦海事委員會,可能拒絕來自那些造成航線壅堵的國家的船舶入境美國港口。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聯邦海事委員會,可能拒絕來自那些造成航線壅堵的國家的船舶入境美國港口。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高舉美國利益的FMC(聯邦海事委員會),近日調查可能對美國海運供應鏈造成限制的全球主要運河與航道,包括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北極航道等七大運河與航道,可能拒絕來自那些造成航線壅堵的國家的船舶入境美國港口。此調查將接受來自貨櫃海運、散裝航運船公司、船東等意見,截止日至5月13日。

國內航運業界認為,美國對中國製船舶收取高昂靠港費後再祭禁止令,拒絕來自造成航線壅堵國家的船舶入境美國,恐干擾海運鏈並影響運價,未來船公司可能重新考慮美國市場佈局。

FMC 14日在美國聯邦公報公告將進行非裁決性調查,針對全球海運咽喉運河與要道形成壅堵等限制,調查是否因外國政府法律、法規、慣例,或懸掛外國國旗船東、船公司的做法,構成不利於美國航運的條件。

總結來看,FMC聚焦7大主要運河與航道地區的重要性和潛在威脅,如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英吉利海峽、馬六甲海峽、北極航道、新加坡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其中蘇伊士運河承擔全球10%~12%貿易量,存在地緣緊張、海盜與恐怖主義,包括葉門叛軍攻擊紅海商船、加薩危機等;巴拿馬運河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一旦壅堵將影響全球供應鏈,巴拿馬是全球最大船旗國之一,通航限制、乾旱、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航運。

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捷徑北海航道,多國積極卡位,俄羅斯、北約正加強軍事活動,因爭奪貿易航線和資源發生衝突可能性升高;馬六甲海峽時有天候因素、基礎設施有限,對大型船舶形成挑戰,搶劫船舶、地域不穩、領土爭端等具安全風險、潛在干擾。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