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台積電加碼美廠利大於弊? 專家:拉大領先對手
字級:
A+
A-

在美國總統川普新政下,赴美製造勢在必行,有人將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視為重大利空;但是專家認為,能夠取得美國重返製造最大商機,反而拉大跟英特爾、三星的差距,獨霸美國先進製程的市場。但外界擔心,台積電毛利率被海外高成本影響,其實台、美的生產比重還是相當懸殊,至少在川普任期內,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仍然將根留台灣。

台積電董事長 魏哲家︰「我們很高興的宣布,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除了正在進行的650億美元投資專案,現在要再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包含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座研發中心。」

川普的談判功力再發威,雖然美國建廠成本較高,依舊讓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親自到美國白宮跟他共同宣布,台積電對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總額來到165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5.4兆。專家認為,只要技術不外流,能夠取得美國重返製造最大商機,這是對台積電最好的選擇,反而拉大跟英特爾、三星的差距,獨霸美國先進製程的市場。

資深產業專家 陳子昂︰「第一個我們都知道,台積的前10大客戶主要都是集中在美國,所以台積電在美國投資設廠的話,它這樣當然能夠貼近客戶、貼近市場;第二個當然是穩定供應美國先進製程的晶片,其實這就是川普要的;第三個當然就是增加營收,因為它獨霸了美國市場,不論是三星還是英特爾,看來它們在未來,在美國的競爭力應該是輸給台積電了。」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協理 江浩農︰「假如你今天有一天去爬山,然後森林裡面出現一隻熊,你要去想的問題,不是為什麼森林裡面有一隻熊,你這時候就要第一個跑,你只要跑得比其他人快,我想就不會受到傷害。那台積電也是一樣,你看這次最後承諾大概是多了,跟原本的計畫相比多了1000億美元投資,但是實際上至少我們看到,它不需要強迫接收,包含像英特爾這樣的代工廠,或是說有可能相關技術外流的情況,相關製程的專業技術,實際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美國建廠成本高,約為台灣的2倍,美國蓋一座晶圓廠需要38個月,大約台灣時間2倍,還有營運成本,勢必會壓縮到台積電的毛利率。但從現實來看,台積電之前承諾蓋的3座廠,第1座廠2021年動工,2024年底量產,第2座廠2024年動工,預計2027年才會量產,第3座廠預計提前到今年6月動工,力拚2028年第三季量產。前3座廠都要到2028年才能量產,這次新增加3座先進製程晶圓廠,跟2座先進封裝廠,還有1座研發團隊中心,不知多久才會完工,台積電等於把未來10年的投資,都給了川普。根據《彭博》預估,到今年底台積電在美國的產能,頂多只占了百分之3.5,到了2030年,也只會增加到百分之10左右,台積電在台灣跟美國的生產比重,還是相當懸殊。

資深產業專家 陳子昂︰「在美國它的生產成本會比較高,它的毛利率會下滑,恐怕長期目標無法維持在百分之53以上。但是我們知道台積電獨霸美國市場,所以它的營收會增加,營收增加,雖然毛利率是下滑,可是或許它的每股獲利EPS並不會衝擊太大。」

回想川普1.0政策,逼很多公司離開中國,川普2.0變成強迫產業要擁抱美國,專家認為,關鍵不在毛利率,而是有沒有抓到商機,把餅做大。

台新投顧全球策略研究部協理 江浩農︰「大家可以回頭去看,當初在川普第一任的時候,其實我們看到很多的電子廠都有離開中國,包含到東南亞設廠,當初大家最擔心的也是毛利的問題,因為畢竟在中國有比較便宜的勞工,整個電子設備它不是只有人力成本,它還有相關製程的成本,很多是透過去改善它的生產線,讓它整體的毛利率不至於大幅下降,那我們看到這幾年下來,其實很多電子廠獲利全部都在創新高。所以這邊台積電現在去美國這邊,我們預計可能對毛利率會有一定程度衝擊,不過很有可能是會反應在營收的增加上面,因為你在產地的話,後續至少我們現在看起來,以在美國這邊來講,未來相關晶片的產能,相較於英特爾或三星比起來,認為它可能在訂單或營收上面的表現,其實是可以抵銷掉毛利這塊衝擊。」

即使台積電將部分研發移到美國,但專家認為,可以補足台灣人才及先進技術的不足,台、美可以分享研發成果,對台積電全球布局帶來正面效益,台積電才能從「台灣的台積電」,發展成為「世界的台積電」。(記者 黃梅琴、張皓普/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