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對於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的關稅政策落地實施,不過於5日出現轉機,白宮宣布,透過《美墨加協定》進口的汽車將獲得一個月的豁免期,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以及斯泰蘭蒂斯,股價應聲大漲。根據外媒報導,除了汽車,白宮下一步正在考慮對加墨實施農業豁免。
白宮發言人 萊維特:「我們與三大汽車製造商進行了會談,我們將對透過《美墨加協議》進口的所有汽車,給予一個月的豁免。」
在汽車廠商的求情下,川普最終還是心軟,宣布延後一個月再實施汽車關稅。消息出來後,帶動汽車相關股價全面上揚,美國三大車廠福特、通用與斯泰蘭蒂斯漲幅都超過5%。
路透社記者:「請問總統為何決定將豁免期限定為一個月?」
白宮發言人 萊維特:「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無論如何,總統都堅持這一點,不會有任何豁免。因此,一個月的期限就是這樣確定的。」
路透社記者:「是否預期這些企業能在一個月內完成生產轉移?」
白宮發言人 萊維特:「總統告訴業者應該立刻行動,開始投資、開始搬遷,把生產轉移到美國,這樣他們就不需要支付關稅,這才是最終目標。」
白宮官員強調,這次一個月豁免是針對已經生效的加墨25%關稅,之後全面性的對等關稅將不會提供任何豁免。
前福特汽車執行長 Mark Fields:「我認為川普的長遠目標是加速重新談判《美墨加協議》,目前該協議規定,汽車至少75%的零件必須來自北美,而我認為,川普可能對他在第一任期內沒有將美國本土比例設得更高感到後悔。因此,對汽車製造商來說,這可能會讓競爭環境更加公平,所有人的成本都會上升,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所有企業的成本都會增加,你不會看到某些韓國或日本競爭對手擁有更大的優勢,因為按照川普政府的計劃,這些國家也將面臨更高的關稅。」
專家認為,如果供應鏈轉移到美國,車輛成本將上升3000到1萬美元,導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消費者難以負擔新車。30天的延期只能稍微喘口氣,多項關稅威脅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促使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著手準備,應對可能持續數月的應急計畫。(記者陳鳴駿、陳怡蓁/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