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積電漲幅高達8成,晶圓二哥聯電跌幅卻達17%,兩者差距越拉越大!台灣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佔率約占全球一半,兩年多來飽受中國大舉擴張產能,進行價格廝殺戰。不過展望今年,若價格戰趨緩,英特爾和聯電等二線大廠聯盟加速發展,成熟製程廠商的壓力可望減輕。
英特爾影片:「英特爾18A不只是英特爾在晶圓代工製程技術一大進展,也是晶圓製造史的里程碑。」
英特爾秀出自家18A,相當於1.8奈米製程技術,企圖領先台積電2奈米,但分析師預估目前良率還不到3成,今年下半年量產目標恐難達陣。
DIGITIMES分析師 陳澤嘉:「它的發展主軸基本上是以先進製程為主,也就是它是以英特爾的16、英特爾7,然後往英特爾4和3,然後往20A 、18A走。」
英特爾2021年宣布重返晶圓代工製造,如今深陷虧損,先進製程上,追趕台積電之路走得顛顛簸簸!未來發展劇本,市場認為除了設計與代工分別由台積電和博通入手併購外,在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上,加速與其他二線晶圓廠合作,展開二線大聯盟也成為重要方向。
DIGITIMES分析師 陳澤嘉:「所謂像聯電、世界先進或者像這些業者,基本上它們製程布局其實相當的完整,其實從過去的12奈米,甚至是到微米等級的這個跨距其實非常大,那這樣才有辦法去滿足客戶的需求。」
以12奈米以上製程來說,可與美國格羅方德、台灣的聯電或其他二線晶圓廠合作,運用台廠擅長撙節和靈活的應變能力!以聯電來說,目前重心以28及22奈米為主,最高階製程14奈米,去年宣布與英特爾聯手開發12奈米計畫,據悉目前正加速進行中,雙方可在最低費用支出下,滿足製程推進需求。
DIGITIMES分析師 陳澤嘉:「基本上我們看到英特爾,它雖然在以先進製程為主,可是它缺乏了所謂成熟製程這邊一塊滿足客戶的部分,如果真的要先進製程搭配這些成熟製程一起合作,那這樣子我覺得或許是一個蠻不錯的策略。」
近年全球先進和成熟製程表現兩極,AI帶動先進製程大幅成長,成熟製程卻因需求萎縮,及中國政策利多扶持自家半導體,歷經兩年多來由陸廠主導的價格撕殺戰,2024年更是價格壓力極嚴峻的一年!但今年或許將迎來轉圜機會。
華南投顧董事長 儲祥生:「我們看中芯半導體去年整體的營收和獲利,它的營收增加27%,但是獲利衰退了45%,代表這個市場事實上是蠻辛苦的,當然45%是因為它用不合理的價格,幫華為做7奈米的代工,但事實上代表這個市場,事實上是蠻辛苦的,但是整體的成熟製程,一個殺價競爭的狀況。」
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營收上看7140億美元,年增率將達13.4%,仍維持雙位數成長,但低於去年19.5%年增率。專家分析,DeepSeek推出後,市場開始關注先進製程未來需求變化,加上美中貿易戰擴大之下,認為今年成熟製程有望相對較先進製程表現穩健,但須留意陸廠是否持續進行價格戰廝殺,以及消費性電子需求能否真正回溫。
華南投顧董事長 儲祥生:「美國可能會針對中國大陸晶圓製造的產品課稅,那也許因為稅率拉高之後,很多IC設計到台廠的成熟製程下單,這個也許會讓台灣的成熟製程的,比如聯電、世界先進相對會喘口氣,獲利或許有機會做一個適度的改善。真正今年比較重要還是看消費性電子,大概比較有沒有可能,因為大概壞了兩到三年,那今年有沒有機會稍微有一些反彈的跡象。」
DIGITIMES分析師 陳澤嘉:「所以成熟製程需求沒有很明顯的回升情況之下,台廠也開始做降價的動作,中國的業者價格其實還更低,所以台廠這一步的降價的動作,降價也許5%到10%的這個動作,是不是能夠吸引客戶回來,這一點其實還是必須要做觀察。」
成熟製程業者仍將面臨毛利率保衛戰,有段辛苦的路要走,聯電去年毛利率為32.6%,法人預估今年將降至30.8%,世界先進去年毛利率27.09%,為近12年新低,預估今年可望回升到29%,雙雙均低於在2022年高峰期水準。
華南投顧董事長 儲祥生:「像今年很明顯像聯電,它的毛利可能就要守30%,當然殺價今年可能會比較減緩,但是產能利用率基本上在70%到80%之間,事實上還是一個蠻辛苦的一個市況。」(記者 黃歆如、吳國豪/台北採訪報導)
今年以來聯電股價最低跌到39.7元,世界先進最低修正至85.2元,力積電最低跌到13.5元,目前股價均走出低谷,但能否真正華麗轉身,還需業者各自發揮利基,才能在中國成熟製程的大舉擴張下,持盈保泰。(記者 黃歆如、吳國豪/台北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