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出台積電可能加速亞利桑那州第三廠建廠計畫,台積電僅表示,一切計畫進度良好。面對川普以晶片課徵關稅施壓,甚至被迫與英特爾合作傳聞,專家認為以台積電全球領先的獨特地位,影響不大。分析師也分析,若台積電與英特爾合作,有不少風險需要評估。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占地,相當於半個新竹科學園區,目前已經有兩座廠房,傳聞第三座廠可能提前於6月動土,並且舉行動土典禮,邀請美國官員出席,展現擴大在美國投資的決心。台積電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一切如期規劃,進度良好。
如今面對美國計畫對台灣半導體課徵更高的關稅,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背後含意其實顯示出美國先進製程製造,落後台灣的嚴重性,所以官方才會急著解決。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 劉佩真:「不管是在關稅,或者是在美國法案的補助款後續,可能已經沒有下落的情況,台積電還是可望藉由它在產業獨特的地位,就這樣的談判籌碼來說,其實對台積電還是有相當的對客戶的議價能力,相關的政策對它的影響,都能夠是在可控之內的範圍。」
郭明錤分析,美國希望本土擁有完整的先進製程晶片供應鏈,因此可能會出現四種談判情形,包含在亞利桑那州繼續擴廠,加碼投資先進封裝技術轉移到美國。根據目前市場傳聞,讓台積電主導英特爾晶圓代工,這個可能性最大。對此,前外資分析師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表示,台積電入股的金額,是法人參考利弊的因素之一。
半導體分析師 陳慧明:「以合資這個前提來看,以英特爾現在狀況,基本上是虧損嚴重,但是它的設備品質,我覺得面值以下,對台積電來講都算是不差的夥伴;但是同樣面值以上的話,那某種程度來講是英特爾賺到,其他牽涉到包括台積電,可能相對來講就會比較虧,所以我會用面值來作參考。」
陳慧明表示,除了根據合資公司取得成本去評估,以及台積電持股比重有多少,跨國合資公司也需要龐大資本支出,所以應該要有第三方像是博通,這樣資本支出才走得下去。不然的話,長期來講會是很麻煩的事,但整個合作案非常複雜,也考驗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的判斷能力。(記者 黃靖棻、謝隆証/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