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台北市的預售均價突破4000萬,尤其大安跟松山區總價,甚至逼近7000萬元豪宅線,讓網友大嘆,想買北市新房比登天還難!不過攤開實價登錄,大安區竟然出現不到1500萬「超低總價」的預售屋。專家提醒,其實單價並不便宜,而且坪數小的物件,銀行貸款恐怕比較困難。
位於市民大道三段的預售屋,近一年出現6筆「超低總價」交易。不到1500萬,就能購入天龍國的迷你新案。
隨著台北市預售均價突破4000萬大關,還是有機會找到1500萬以下物件。
除了市民大道三段的個案,實際登錄出現總價最低1322萬;大安路一段巷內,也有總價1432萬。不過,這些物件的權狀坪數落在8.5~11坪之間,扣掉公設,實際空間屬於「超迷你宅」,而且單價並不便宜。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 賴志昶:「台北市近年來的新案,主要以都更跟危老改建為主,這樣的新案基地面積較為狹小,因此推出的產品多為小宅或套房。在房價寸土寸金的情況下,民眾薪資水準沒有改變,能買的戶數越來越少,建商推出的產品也越來越小。」
專家指出,北市小宅已成為推案主流。不過,這些迷你宅的房型比一般套房還要小,若要尋找空間感較舒適的套房產品,權狀面積通常會設定在12~15坪。而且,銀行房貸方面可能會面臨挑戰。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 賴志昶:「在貸款上會有相當的難度,根據銀行的貸款規定,15坪以下的套房物件,貸款成數會比較困難,甚至可能無法貸款。而且,套房雖然總價較低,入手較為容易,但未來的轉手難度也相對較高。」
房仲業者指出,購買套房格局的買方,大多是考量學區設籍、收租置產或單身自用。不過,看似總價較低,但高單價的事實往往被忽略,提醒購屋族在入手前要多方考量,仔細評估。(記者 高昱晴、吳國豪/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