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第七波信用管制讓房市進入寒冬,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就預估,將有2成房仲店頭會倒閉。房仲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更點出,房仲「整併、收店」的時間點,會發生在農曆年後到3月下旬。不過觀察第一線房仲業者,為了求生存,轉而大力經營租賃市場,來拚收入、度小月。
房仲店頭貼滿廣告,吸引過路客停下腳步。只是,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效應發酵,限貸令讓撥款期拉長到3、4個月,讓買氣大降溫,不少房仲業者為了「拚收入」,改為更用力在經營租賃市場。
房仲業者 陳俊諺:「尤其今年第一季兩個月下來,所有買賣仲介可能都要朝租屋的方式來度過這個小月。現在政府有所謂的300億租金補貼,符合這樣子的族群可以領補助的真的是很多。相對地,就會吸引很多業者在這個時候,認真地積極去投入租屋。」
專家觀察,房仲業者的銷售重心,除了從買賣改為租賃,也積極耕耘店面、商辦等商用不動產領域。只是攤開高雄與台南二都,預售屋完工後第一次登記移轉,高雄占比來到36.8%,台南更突破4成,跟市場猜測的2~3成差距很大。
住展雜誌發言人 陳炳辰:「新屋比較聚集,或是預售屋比較聚集的地帶,它相對之下又還在一個開發中的情況。像是一些重劃區,它可能在現在來說的話,買氣上面就會相對比較遲疑一些。那另外一方面,就算今天有一些比較高價的重劃區,也會因為它的房價偏高,在現在的情況上也會比較不吃香。」
房市專家張欣民點出,移轉棧數也包含新成屋交屋。不過占比多少就像黑盒子,只能用猜的,實際買氣恐怕比數據更嚴峻,也成為房仲業者評估展店、關店的重要依據。(記者高昱晴、吳國豪/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