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題材夯,尤其人型機器人的發展更是備受關注,而光學鏡頭廠也瞄準這一波熱潮,紛紛跟進搶攻「機器人之眼」,成為AI新一波爆發的商機。今(12)日光學鏡頭族群股價齊漲,今國光、佳凌、澤米3檔攻上漲停,亞光則大漲逾8%,睽違多年再度衝上200元大關,來到208.5元,創下近19年來新高紀錄。
在紅外線鏡頭出貨強勁帶動下, 今國光不受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影響,1月營收達2.86億元,較上月成長21.92%,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8.13%,並寫下約2年來新高。展望後市,先前今國光在法說會上表示,看好IoT物聯網、車載及遠紅外線鏡頭,為2025年三大成長動能;董事長陳慶棋預期,紅外線熱感應鏡頭將是近3年的成長動能,計畫投入3~4億元的資本支出擴充產能,以滿足訂單需求,預估2024年至2026年,年複合成長率可望達30%,成為重要獲利來源。
另外,今國光強調絕不會缺席AR眼鏡領域,並鎖定AR眼鏡的光機和波導兩大技術,目前正投入開發新設備,目標是2027年可以切入美系客戶訂單。而在車載鏡頭的部分,今國光表示,今年訂單比去年好,明年還會比今年好,訂單透明度很高,預估可見到未來5~6年,其中現有的美系大客戶麥格納(MGA),今年訂單有望成長約2成,目前也正與美國最大電動車廠、日本大型車廠共同開發車載鏡頭,預計在未來幾年會有收入貢獻,未來營運正向。
佳凌近年持續耕耘車用鏡頭領域,佳凌指出,去年車載、消費市場都有成長,其中車用方面,中規、高階產品規格持續出貨,目前高規鏡頭畫素達1700萬,毛利、單價都不錯,車用需求持續暢旺,歐美車廠訂單已經看到2026年。未來車載、安控、投影、視訊等多元光學應用產品持續增加中,並積極拓展日韓、歐美、中國等各大車廠及各類應用鏡頭客群。
亞光營運維持強勁,1月營收18.27億元,月減14.8%、年增22.32%,公司持續看好數位相機、車載鏡頭、影像感測器(CIS)及瞄準器等產品,其中數位相機成績應該會優於去年。此外,亞光也切入機器人視覺辨識商機,董事長賴以仁證實,相關產品供應客戶不只一家,但均為小量試產交付,大幅放量應該還要一段時間。
今國光來到漲停價33.05元,寫下去年7月以來新高,成交量爆出逾2.6萬張;佳凌也以39.8元亮燈漲停,重新收復季線;澤米漲停達81.7元,為去年10月來新高,但隨後漲幅收斂,成交量達1.4萬多張。其它如亞光大漲逾8%,衝至208.5元高點,創下繼2006年2月來新高,成交量達6.8萬多張,高居排行榜第三大;中揚光則漲逾7%,先進光勁揚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