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鴻海AI助攻1月營收同期次高 預告Q1強勁成長
字級:
A+
A-

鴻海10日公布1月營收5387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儘管元件及其他產品、電腦終端產品以及消費智能產品出貨狀況均較去年12月呈現衰退,但雲端網路產品拉貨動能依然強勁。同一天,廣達也公告1月營收達1425.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專家表示,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目前市場上硬體的部分較為保守,若鴻海廣達公告營收後股價有機會反彈,預料會消除一些疑慮。

輝達執行長 黃仁勳 (2025.01.24):「鴻海成功將Blackwell產能拉升,達成不可能的任務,甚至超乎預期。」

鴻海Blackwell已順利量產,並取得巨大成功,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自點讚後,鴻海最新也公告1月營收。雖然碰上農曆春節假期,工作天數較少,但仍有5387億元,月減17.74%、年增3.16%,創下歷年同期次高。

鴻海董事長 劉揚偉(2024.11.14):「雖然第3季因為客戶的急單拉貨,拉高了基期,但我們仍預期第4季AI伺服器會維持前一季的表現,通用伺服器表現也大致持平。」

鴻海表示,1月份AI 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電腦終端產品及消費智能產品則與前月相比衰退。展望第1季營運,鴻海表示雖已逐步進入傳統淡季,但目前對於第1季的能見度優於前月,預期本季季節性表現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若相較於去年同期則將強勁成長。

不過鴻海股價在上周連續三個交易日反彈後,周一(10)拉回整理,跌破月線關卡。

投資顧問分析師 丁兆宇:「整體市場上,現在的氛圍是偏向於對於硬體的部分會稍微有一點點的保守,當然在交出1月份的營收之後,股價如果有機會反彈,像廣達鴻海,當然會對市場上面會消除一些疑慮。」

隨著AI新秀DeepSeek橫空出世,市場擔憂CSP針對AI投資有所煞車,不過廣達最新公告今年1月營收為1425.6億元,月增2.99%、年增95.46%,創歷年同期新高。AI伺服器方面,則預期2025年第1季的整體動能將較2024年第4季增強,且新架構AI伺服器產品將於第1季中後期開始出貨。

廣達表示,公司維持全年AI伺服器出貨量三位數成長的展望不變,顯示客戶需求持續強勁。(記者楊珩、張皓普/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