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今(10)日公布1月營收,雖受農曆春節假期影響,較上個月有所衰退,單月營收仍達5387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展望今年,鴻海表示,目前第一季能見度佳,因此預期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且可望較去年同期強勁成長。
鴻海1月自結合併營收為5387億元,月減17.7%、年增3.2%。觀察本月四大產品類別出貨情況,若以月對月來看,僅「雲端網路產品」受惠於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營收顯著成長,而其他皆呈衰退;鴻海說明,「元件及其他產品」由於上月認列客戶委託設計(NRE)一次性收入,使基期較高,因此呈現月減;至於「電腦終端產品」及「消費智能產品」都因適逢春節假期,工作天數減少,導致營收下滑。
若與去年同期相比,鴻海指出,今年1月「雲端網路產品」由於AI雲端產品需求暢旺,因此年對年呈現強勁成長;「元件及其他產品」則因主要業務相關零組件出貨增加,加上車用業務出貨成長,推動營收提升;「電腦終端產品」表現相對持平,「消費智能產品」則受春節假期影響,導致營收呈現衰退。
對於今年第一季展望,鴻海強調,即使2024年第四季營收創下歷年單季新高,並且整體營運已逐步進入傳統淡季,但目前對於第一季的能見度優於前月,因此預期本季季節性表現,將優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若相較於去年同期,則將顯著成長。
先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2025年營收規模可望突破7兆元,AI將是今年ICT產業與產品中最重要的成長動能,AI伺服器出貨會比去年更好,目標將占伺服器營收比重達50%,出貨將逐季攀升;並且透過第一個五年計畫,提出F1.0至F3.0,包括現況優化、數位轉型、轉型升級的三大轉型階段,目標是把毛利率從個位數變成雙位數百分比。
鴻海預計於3月14日舉行法說會,預料法人將主要聚焦在美國關稅問題,以及鴻海是否要收購日本車廠日產汽車,及其後續規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