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戰升溫之際,外媒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日向多家中國IC設計公司發出正式通知,要求16奈米以下產品需要在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的封裝廠白名單進行封裝,否則將暫停出貨。對此專家表示,由於台積電來自中國地區的營收占比不到 一成,且台灣在先進半導體市場中處於優勢,這項管制對於整體產業版圖影響不大。
中國媒體:「近日台積電向大批中國大陸的IC芯片設計公司發出正式通知,16奈米14奈米工藝也嚴格限制使用。」
晶片戰持續延燒,根據外媒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近日向多家中國IC設計公司發出正式通知,宣布自2025年1月31日起,若16/14奈米及以下的相關產品,未在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白名單中的封裝企業進行封裝,且未取得來自相關封裝廠的認證,這些產品將被暫停出貨。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目前來自於中國大陸的營收,占台積電的比重其實已經低於十個百分點以下,封測的部分其實更是大概只有一到二個百分點的影響幅度而已,中國大陸IC設計業者投片的話,在16奈米及7奈米很可能其實都是已經集中在日月光投控,對於整個產業的版圖變化其實一點都沒有影響。」
針對相關政策,台積電回應,公司一向致力於遵循所有可適用的法令與法規,包括可適用的出口管制法規。根據BIS釋出的24家半導體委外封測廠白名單,除了美商英特爾、格羅方德、Amkor,台廠有台積電、聯電、日月光投控、力成、矽格、欣銓、全智科技、微矽電子、瑞峰半導體等,由於台廠在先進半導體市場中處於優勢,專家認為,這項禁令宣示意義大於實質影響。
Wedbush股票研究資深分析師Matt Bryson:「如果說的是對中國的出貨量有所減少,中國只占相對較小部分的營收,我認為影響並不大,台積電不僅在2025年處於良好的位置,而且在2026年2027年及以後也處於良好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是這些先進半導體的唯一供應商。」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台灣半導體祭出關稅,台積電可能調整晶圓代工價格應對,本周首度在美國舉辦的董事會將是決策關鍵,未來恐怕出現半導體通膨,各個產業嚴陣以待。(記者曹再蔆、陳柏誠/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