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創同期新高!大立光1月營收49.48億元 估2月將下滑
今(5)日大立光1月營收出爐。(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今(5)日大立光1月營收出爐。(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光學元件股王大立光今(5)日公布1月自結營收, 受到季節性影響,1月營收衰退至49.48億元,月減12.21%,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0.63%,創下歷年以來1月最強成績,淡季不淡。針對後市,先前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預估2月拉貨動能將下滑,但合計1月、2月的出貨動能及營收表現,仍將優於去年同期。

大立光統計,就公司1月產品出貨比重來看,以1000萬畫素鏡頭占比最高,約占60~70%,其次則是2000萬畫素以上的高階鏡頭,占比約20~30%,至於800萬畫素產品占比在10%以下,其他產品則占10~20%。

第一季通常是光學元件業的出貨淡季,此前在大立光法說會上,林恩平指出,就客戶拉貨動能來看,目前訂單能見度大致維持2個月水準,由於1月逢農曆春節放假,因此預估2月拉貨動能將略幅下滑,但仍維持先前預期的今年1月加上2月營收將較去年同期78.56 億元成長的看法,依此推算,大立光2月營收將至少達成30億元以上的水準。

近期機器人題材夯,大立光也不缺席,跟進切入當紅的人形機器人、機器視覺領域,開展新商機。日前林恩平首度證實,人型機器人已送出產品並通過驗證,目前不只一家客戶,至於工業機器手臂則仍在設計中。林恩平表示,目前機器人、機器視覺等應用多以5P(5片塑膠片)為主,規格沒有智慧型手機鏡頭高,但人形機器人有防撞、夜視需求,將會成為未來鏡頭的發展趨勢。

而在智慧型手機鏡頭方面,大立光表示,2025年AI手機、折疊手機及薄形手機的開案量都有增加,而各大手機品牌廠的高規格鏡頭,公司幾乎都有參與設計開發,如薄型化、折疊手機鏡頭,目前都已經在銷售中,這兩種挑戰較大,對大立光附加價值也較高。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