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晶創台灣計畫,並響應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加上產業對半導體人才需求,國家實驗研究院旗下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計畫四年(2025-2028年)斥資79.76億元,新建包含12吋晶圓製造等實驗場域,助攻培養半導體高階人才,2025年度開始執行。
根據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產學研價值共創基地建置》方案成本效益分析,計畫執行內容,將新建12吋半導體製造研究場域,並規劃與半導體業同等級無塵室設備,提供產學研單位做製程技術精進研究空間。
國研院旗下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目前在新竹、台南成大設有三處據點,其中,台南基地2020年已啟用,國研院說明,現有新竹半導體研究中心空間不敷使用,為擴大先進製程研發場域、創造「教學訓用」環境,接續晶創台灣方案第一期基礎,希望打造下世代半導體科技生態圈核心樞紐,連接校園、企業、人才、研發、基礎設施。
選址部分,國研院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聚落已成為科學園區核心,其中,北部以竹科為主,包括聯電、台積電等廠商,30分鐘車程內半導體相關廠商達126家,有14座晶圓廠,可充分支援半導體聚落發展,半導體產值占全台50%。加上陽明交大、清大兩所大學研發人才無虞,新建計畫潛在位址建議仍以新竹地區適當區位評估,無其他替選方案。
依分析,計畫投資開發包含規劃設計、用地取得等等約79.76億元,其中,2025年核定4億元,包括設計階段作業服務費用、用地取得費用、工程建造費、公共藝術設置費用等,預計年底完成建築設計、審查及工程發包,2028年完工試營運,2029年正式營運開放業界團隊進駐合作。
就學術面,國研院認為,擴大新建研究中心將有利引入更多生物、光學、電子、機械、電路設計或系統等領域專家,進行跨領域合作,並提升國內自有學術界晶片設計與製作量能,讓學界技轉至產業並衍生經濟價值。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