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眾閱讀習慣改變,相關業者也積極投入電子閱讀器市場。彩晶首次亮相類紙顯示技術的桌上型螢幕,強調使用時,沒有殘影;投入電子紙技術多年的元太,隨著Kindle閱讀器今年第1季恢復出貨,營運開始加溫。Kobo則是國內市占第一的閱讀器,供應商元太、天鈺、振曜也都後市看旺。
《非凡新聞》記者 李令涵:「越來越多人會使用,像我手上的閱讀器,來讀書。就有業者主打色彩表現1670萬色,與其他品牌相比,沒有殘影,也首次亮相23.8吋的桌上型螢幕,降低2倍藍光,讓眼睛不容易疲勞。」
看準電子閱讀器的使用人口不斷攀升,面板業者彩晶的旗下品牌,透過ecoVISION類紙顯示技術,藉由自然光的反射,來觀看螢幕內容,減少藍光,主打護眼,也降低8成功耗,甚至在越明亮的環境下,顯示的效果越好。不過投入閱讀器市場的國內業者,其實,並不少。
《非凡新聞》記者 李令涵:「我手上的白色小型閱讀器,可以閱讀彩色的中文書籍,也可以在上面使用螢光筆,像這樣,或者是在上面做彩色筆記,都很方便。」
隨著台灣市占第一的閱讀器品牌推出新款彩色螢幕,讓元太、天鈺以及全球最大電子閱讀器ODM廠振曜等的後市,跟著看旺。而當中的元太,投入電子紙技術多年,手中大客戶還有Amazon電子閱讀器。隨著Kindle閱讀器在今年第一季恢復正常出貨,也進一步推升元太的營運動能。彩晶和友達旗下的虹彩光電,則採用膽固醇液晶電子紙技術,另闢戰場。
瀚宇彩晶全球業務資深處長 楊雅惠:「以電子閱讀器的品牌來說,最大的都還是以可能Kindle、Kobo這幾個國際品牌為主。在我們本土的品牌上面,還是有一些技術的創新,跟使用者體驗優化的一些突破點。」
根據研調機構的數據顯示,全球電子閱讀器的市場規模已經來到73.6億美元,預估未來5年將突破百億美元。業者注意到民眾的閱讀習慣改變,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搭上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書展,積極搶攻電子閱讀商機。(記者李令涵、邱文傑/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