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國科會14日召開第13次委員會議,討論2026年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方向,擬提報科技預算1,800億元(不含國防科技、特種基金),相較於2024年度創新高的1,595億元,增加約200億元,增幅約12.9%。主委吳誠文強調,目的就是要鞏固台灣國力。
吳誠文還說,面對全球競爭,科技預算要適度成長,特別是地緣政治發展下,政府非常需要跟自由民主國家形成韌性供應鏈,科技研發的投入,要確保產業發展能協助民主國家供應鏈,維持各國所需產品的開發與系統建置,讓台灣持續扮演重要角色。
據國科會規劃,2026年科技預算將持續推動國家希望工程與五大信賴產業,並建構晶片台灣隊(Chips Team Taiwan),讓半導體優勢連結本土產業需求,納入軟硬系統整合開發,為台灣打造安全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對接國際市場。
與此同時,也要建立自己的大語言模型、主權AI,並以AI+晶片捲動百工百業蓬勃,達到人工智慧之島的目標。
據國科會盤點,目前持續推動晶創台灣方案、淨零科技方案、AI行動計畫2.0、台灣運動X科技行動計畫、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等,而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也啟動,還將規劃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智慧國家2.0等,為台灣未來產業打好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財劃法》修法通過後,科技預算編列存有變數。吳誠文說,2025年預算已在立院審查,但編列過程太繁瑣,國科會內部不可能重編。而2026年預算已啟動編列,過程都經嚴謹討論,若台灣要在自由民主國家供應鏈裡扮演重要角色,科技預算投入希望不要受影響。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 、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