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傳承三代烏魚養殖 轉型加工創真空包裝
滿載而歸的魚車,一千多尾的烏魚傾瀉而下,是烏魚子產季的壯觀場面。(記者許聿恭/攝影)
▲滿載而歸的魚車,一千多尾的烏魚傾瀉而下,是烏魚子產季的壯觀場面。(記者許聿恭/攝影)
字級:
A+
A-

每到冬天,就是烏魚子的產季,辛苦養殖三年的烏魚,也帶來可觀的「烏金」。雲林口湖有一家傳承三代的烏魚子加工廠,當年第二代曾申棟,為了要擺脫被盤商低價收購的命運,在烏魚子製作技術普遍不外傳的年代,只能和太太悄悄觀察其他養殖戶的做法,自學烏魚子製作技術,還在業界最早採用真空包裝,不僅賣進連鎖量販和超市通路,還成功外銷日本,締造亮眼的銷售成績。

滿載而歸的魚車,一千多尾烏魚,就像瀑布般傾瀉而出,負責取魚卵的師傅們,早就嚴陣以待,準備「大開殺戒」。

烏魚養殖業者王秀溶:「通常剖魚會有四個人一組,我們刀子前面會多加一個滾珠,有時魚鱗也會往裡面插,它也會損傷烏魚卵,那個珠子第一就是隔絕,不要刀尖直接去劃到魚卵,現在所謂的師傅工,已經有點斷層了。」

另一個負責取卵的師傅,手勁得要輕柔,才不會扯破魚卵下方的血管。剖肚、取卵、取烏魚腱和烏魚膘,四個人各司其職,默契絕佳。

取出的黃澄澄烏魚卵,是養烏魚人家,三年來的企盼,一千多個日子的辛苦養殖,等的就是這一刻。

烏魚養殖業者曾申棟:「它會跳會衝,代表魚的品質是最好的,如果養的魚不會跳不會衝,品質就不怎麼理想,網斗裡面,員工們開始把魚放血,它才不會受到驚嚇,吊上車時,魚卵受到衝擊,血就會跑進魚卵裡。」

每年冬天,正是烏魚卵成熟的季節,成熟肥美的烏魚,也為漁民帶來可觀的「烏金」。

曾申棟:「早期這隻烏魚,就是我們講的信魚,信魚就是每年的冬季,它都會讓漁民有好收入,準備過年。」

天天守護,二十四小時待命,烏魚要養足三年,魚體和魚卵成熟度,才能呈現最佳狀態,適合剖殺取卵。

曾申棟:「一隻魚約在三台斤,以今年來看,這樣的烏魚剖殺出來的烏魚子,算非常好的,它的成熟度已經到85-90%,我們差不多抓在六兩,六兩左右的魚卵,就算很好了。」

出身雲林口湖的鰻魚養殖戶,曾申棟從十幾歲起,就跟著父親學養魚,隨著鰻魚苗捕撈,越來越來困難,養殖成本不斷增加,於是父親轉養經濟價值較高的烏魚,但價格卻被盤商壓低到,連成本都不夠。

曾申棟:「我們自認為這些東西它是八分好的東西,但是收購商為什麼把我們打成只剩三分的東西,父親他們才會說,這樣我就血本無歸了,那我自己那麼多小孩,一定要有人去學這個商品,我們的養殖才能夠持續再永續。」


傳承三代烏魚養殖  轉型加工創真空包裝
▲曾申棟出身鰻魚養殖戶,父親轉養烏魚後,自學烏魚子製作技術,並率先使用真空包裝。(記者許聿恭/攝影)

但在三、四十年前,烏魚子的製作技術被視為機密,每個養殖戶做法不同,也不會外傳,完全不會做烏魚子的曾申棟和太太王秀溶,只能偷偷的學。憑著一股傻勁和熱情,夫妻倆邊做邊摸索,一次又一次的嘗試。

從烏魚捕撈送到處理廠取卵,再到清洗,前前後後不超過四十分鐘,才能保持最佳新鮮度。

進入抹鹽的階段,則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

王秀溶:「因為現在我們都是強調低鹽,所以鹽漬的時間,關係到成品的口感鹽度,他們時間很緊湊,我們有一定的板數,才會計算它最後要延壓的重量,我們的鹽就是採用岩鹽,最天然的鹽,它比較不會死鹹。」

抹了鹽的烏魚卵排列整齊後,還要用石塊重壓醃製,醃製後的烏魚卵,還要將鹽洗掉,接著就是日曬的重頭戲。

王秀溶:「我們正常的話,都是曬七天到十天,真正烏魚子的風味,海風是最主要的強項,因為海風裡有天然的濕度,還有鹽度在裡面,趁著這時候,也把之前被刀子割破的,或是清洗刮破的,用豬腸衣補起來。」

傳承三代烏魚養殖  轉型加工創真空包裝
▲日曬七到十天,加上東北季風吹拂,才能造就橘黃橙亮,肥腴豐厚的烏魚子。(記者許聿恭/攝影)

暖暖冬陽的洗禮,加上東北季風吹拂,才能造就烏魚子馥郁鮮香的美味,一片片橘黃澄亮的烏金,都是夫妻倆用無數次失敗經驗換來的。

曾申棟:「烏魚子的兩隻腳它原本是稍微密合的,我們為了要讓它清洗的比較乾淨,就把兩隻腳稍微剝開,烏魚子做出來,腳都是開開的,賣相就不好,客戶一看沒有賣相,就請我們再載回去。」

辛苦做出來的烏魚子,屢屢遭到退貨,曾申棟苦思解決之道,誤打誤撞下,竟也創造了新的商機。

曾申棟:「我們那時候只會想說烏魚子要怎樣,讓它腳不要開開的,又沒有方法,那時候就去做真空,就是要把它撿在一起,讓它合起來,看起來比較美觀,怎麼知道誤打誤撞,讓我們顛覆了整個烏魚子產業,這十五年到二十年來,烏魚子沒有真空包裝,拿出去賣,消費者和販售者都不要這樣的商品。」

早期市面上的烏魚子,大多是用麻將紙包,採用真空包裝,衛生度提升,也讓他們的烏魚子,從傳統的南北貨、餐廳和外燴市場,賣進量販店和超市,但烏魚子銷售過度集中在農曆過年期間,加上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懂怎麼吃,始終是推廣上的一大難題。

曾申棟:「為了讓烏魚子有更多的使用方式,我們開始做冰淇淋、蘿蔔糕、一口吃、果乾烏魚子,其實這些一系列的烏魚子附加商品,是要讓市場更活化。」

從傳統養殖轉型到加工,目前已經傳承到第三代,原本在美國工作的曾鉅霖在四年多前返鄉,和家人一起打拚,為延續產業而努力。

烏魚養殖業者第三代曾鉅霖:「父親傳承給我的理念就是,如何把餅做大,比我們在怎麼樣在這個餅裡面,占更多比例,更為重要,我回來做不是為了錢回來,產業怎麼提升,大家一起好比較重要。」

曾家人努力在傳統的烏魚養殖產業中,創新求變,積極進行研發,要讓耗時費工,得來不易的美味,走進更多人的日常餐桌,不僅翻轉產業沒落的命運,也創造亮眼的烏金傳奇。(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廣告]休息一下,增值財富,也要投資健康喔↓↓↓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