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面板出貨量下滑!群創去年12月營收年月雙衰 全年小增2.2%
群創今(9)日公布2024年營收。(圖/翻攝自群創公司官網)
▲群創今(9)日公布2024年營收。(圖/翻攝自群創公司官網)
字級:
A+
A-

面板大廠群創今(9)日公布去年12月自結營收為179.8億元,失守180億元關卡,並呈現年月雙衰,月減4.4%、年減3.7%;第四季營收為537億元,季減3.2%、年增0.5%;但累計全年營收仍較去年小幅成長2.2%,來到2165.1億元。

綜觀去年出貨情況,全年大尺寸出貨量共計1億1071萬片,年減3.7%;中小尺寸出貨量則為2億4922萬片,較去年銳減10.4%,影響整體表現。第四季大尺寸出貨量共計2577萬片,季減12.3%;中小尺寸出貨量7555萬片,顯著增長47%。12月大尺寸出貨量共計909萬片,僅較上月微增0.2%;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2456萬片,月減2.8%。



針對去年第四季,此前群創表示,時序進入面板傳統淡季,但預期在中國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之下,有助支撐電視整機需求,因此電視面板價格可望持穩,而IT面板需求則預期走緩。並預估大尺寸面板出貨將衰退高個位數百分比,價格衰退低個位數百分比,中小尺寸面板出貨則成長雙位數百分比。未來將維持「按需生產」策略,因應市場變化彈性動態調整產品組合、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推動雙軌轉型,積極布局非顯示器領域。

面板產業在去年第四季庫存消化告一段落後,景氣谷底已過。對於今年整體面板業景氣,群創董事長洪進揚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並預期今年面板業會是溫和成長,其中TV面板需求將呈現穩定小幅成長,NB則是受惠於AI技術帶動換機需求,整體IT面板景氣築底回溫,受惠於換機潮及返校需求拉動,看好市場需求會優於去年。

另一方面,近年來群創積極轉型,搭上AI熱潮,並跨足半導體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如今逐步展現成果。而針對市場關注的FOPLP進度,洪進揚表示,原定於去年底量產,不過目前量產進度有些調整,一來是因為學習新技術要多花一些時間,加上客戶需求也有一些調整,因此量產時間可能延後到今年上半年,但仍看好未來發展。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黃仁勳一句至少再等15年! 量子股最慘崩45%
字級:
A+
A-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認為,實用的量子電腦最多還要等上30年,才有機會出現,多家量子新創聞訊股價暴跌,Rigetti Computing一口氣重挫45%;其中一家量子公司D-Wave,執行長特地現身反駁,認為黃仁勳說法大錯特錯。專家分析,過去量子晶片正確率不穩,確實需時間克服,也有人剖析量子公司財務狀況,發現收入的確有限。


Schwab Network節目主持人:「黃仁勳宣稱,實用的量子電腦還需要好幾年,才會出現,他說20年是比較可信的。」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CES展上對分析師透露,要讓實用的量子電腦上市,預估需要15到30年時間。消息一出,讓日前一度大漲的量子概念股8日,一落千丈,像是Rigetti Computing重挫超過45%,D-Wave系統公司大跌36%,量子運算公司(QMCO)也走跌30%。其中,D-Wave執行長更特地接受CNBC訪問,嚴正駁斥黃仁勳對量子運算的看法。

D-Wave執行長 巴拉茨:「他錯的原因是我們D-Wave現在就已商業化了。包括萬事達卡,以及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他們目前都在使用D-Wave的量子電腦,來提升商業營運,不是30年、20年,或是15年之後,就是現在。」

不過也有人呼應黃仁勳說法,表示這些新創量子公司收入多半,很有限。

國外YouTuber Travis Hoium:「關鍵是畫面中的紫線,所以你可以看到,公司確實有業務,收入達3700萬美元,問題是每賺1美元收入,就會有大約3美元的負自由現金流;量子運算公司(QMCO)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

而針對目前量子電腦的應用與發展,專家表示過去要花好幾個月時間才能破解的題目,透過量子晶片,只需要短短幾十分鐘。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 曲建仲:「過去量子晶片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當我們要增加量子位元來增加運算效能的時候,錯誤率就會飆升。(目前)商業上的量子電腦,已經量產的,都是屬於非通用量子電腦,只能針對特定的問題求解,比較像是在做學術研究。」

專家進一步點出,目前科學家希望的,是可以透過修改程式進行任何一種運算的通用量子電腦,他也呼應黃仁勳說法,表示的確需要至少15年的時間,量子晶片才會比較成熟。(記者李令涵、林秋強/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去年EPS大賺194元!大立光全年獲利寫歷史次高 毛利率達52%
大立光今(9)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2024年財報。(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大立光今(9)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2024年財報。(圖/非凡新聞資料照)
字級:
A+
A-

光學鏡頭龍頭廠大立光今(9)日召開法說會,並打頭陣公布2024年財報,受惠於客戶獎金挹注,去年營運繳出亮麗成績,累計全年營收達594億元,不僅較前年成長逾一倍,更一舉衝上歷史次高紀錄,稅後獲利則重返200億元大關,EPS達194.17元,大賺19個股本。

大立光公布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82.1億元,毛利率狂達59.15%,為2021年第三季以來新高,季增8.68個百分點、年增6.2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86.76億元,創單季新高,季增30.86%、年增74.74%,EPS 65.01元,優於市場預期;2024全年營收來到594.58億元,已連續3年成長,並寫下近5年新高,毛利率52.41%,年增3.69個百分點;全年稅後純益爲259.15億元,年增44.75%,EPS 194.17元。此外,大立光2024年資本支出為107億元,折舊費用58億元。



大立光原先預估11月出貨動能保守,但第四季營收表現卻超乎預期,對此董事長林恩平表示,大部分歸功於客戶給的出貨獎金以及產品組合。他解釋,幾乎所有客戶都會簽訂出貨達成率的獎金合約,而此次認列的是2023~2024年期間的專案,因此才會在去年底認列,因為這兩年都有達成客戶出貨比例,客戶端產品出貨獎金入帳及匯兌收益共計15.8億元,因此帶動毛利率增溫。

大立光產品結構來看,2024年出貨產品主要為1000萬畫素以上鏡頭,占比高達50~60%;至於800萬畫素鏡頭產品則占比0~1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次之,占比爲20~30%;而低於500萬畫素的產品占比約10~20%。至於第四季產品出貨比重,1000萬畫素以上鏡頭占比進一步攀升,來到60~70%;800萬畫素鏡頭產品占比0~1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占比爲20~30%,低於500萬畫素產品占比則為10~20%。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