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聖手
今年買賣移轉 恐下探30萬棟
2024年打炒房一波又一波,公股銀預估,全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上看35萬棟,將創2013年以來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2024年打炒房一波又一波,公股銀預估,全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上看35萬棟,將創2013年以來新高。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2024年打炒房一波又一波,公股銀預估,全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上看35萬棟,將創2013年以來新高,但打炒房力道2025年逐步發威,估將出現雪崩式下探2023年的30.7萬棟,甚至跌破30萬棟,繼2018年的27.79萬棟後,又見「2字頭」。

觀察近幾年移轉棟數,2018年為27.79萬棟後,2019年起就穩定在30萬棟以上,但2023年因打炒房稍降至30.7萬棟,尤其2023年8月新青安上路後引爆買氣、催出首購買屋潮,2024年前11月已來到32.3棟,年增17.11%,2024全年上看35萬棟,將創下2013年37.18萬棟以來的11年來新高。

公股銀分析,央行2024年8月中起要求國銀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9月會議調高存準率與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銀行可承作額度明顯減少,預計2025年雪崩不可避免,可能降至30萬棟,甚至跌破30萬棟。

公股銀高層認為,央行2024年9月祭第七波信用管制,加上12月公開說明請金檢處積極檢查,發現多類缺失,包含貸款成數超過法定上限、利用其他名目貸款等,就是公開將各態樣堵住,未來更將持續道德勸說、金檢,來降低銀行不動產集中度,並將加強專案檢查列為2025年重點,估計銀行房貸將更保守。

觀察顯示民眾購屋態度已經開始轉趨觀望,但房價修正幅度有限,且蛋黃區、蛋白區房價將更分化。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指出,央行持續管控、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財政部要求加強新青安房貸貸前貸後管理,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後,政府住宅政策以社宅興建、租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主軸,另一不利的關鍵是過去推案的餘屋仍多,預估2025年房市將「量縮價跌」,除成交量減少,房價也可能面臨修正。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