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股市現場
日韓製造業數據同陷低潮 專家:對台短多長空
字級:
A+
A-

南韓30日公布,11月工廠生產萎縮幅度高於預期,工業產出指數年比上揚0.1%,低於前一個月的6.3%增幅,也不如經濟學家預期的0.4%增幅。日本同日公布的數據則顯示,工廠景氣萎縮的情況有所緩解。專家表示,台灣短期內雖可能從日韓經濟疲軟中受益,但若市場需求長期下降,恐怕仍舊會影響台灣。

KBS記者(2024.12.23):「韓國央行將明年的經濟成長率下調至1.9%,以美國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至20%的普遍關稅為前提,並認為其實施時間點為2026年第一季度。」

南韓對美國、中國出口下滑,出口成長速度放慢至14個月低點,企業信心12月觸及逾四年來最疲弱,就連11月工廠生產萎縮幅度也高於預期。

根據南韓統計局30日公布11月工業產出指數,經季節調整後月比下滑0.7%,不如前一個月持平的情勢,也遜於路透訪調經濟學家預期的下滑0.4%。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國際市場現在的需求往下降,所以它現在的出口看起來就會比較不好一點。在未來的市場上面,他們可能也開始警覺到,過去的產業,他們比較強勢的產業,現在開始面臨中國的競爭。在半導體產業這個部分,有可能也因為,台灣在先進製程上一些優勢,所以讓他的訂單,流失的狀況比較明顯。」

另一邊,日本則是因為生產和新訂單下滑的情況,有緩和跡象。根據日本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上升至49.6,顯示三個月來最溫和的收縮。這項指數略高於初值49.5和11月的 49.0,不過仍是連續第6個月,低於景氣榮枯分界50。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 戴志言:「在日本的出口上來講的話,可能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他們自己迴流的效果。過去,日本在一些關鍵的零組件材料上面,其實還是有它的優勢存在,所以這個部分其實會不會,比較不受到這一種終端需求波動的影響,讓它持續可以從這裡去出口?這個可能也是一個因素。」

專家表示,台灣與日韓之間存在競合關係,短期內可能從日韓經濟疲軟中受益,尤其在半導體領域。但若市場需求長期下降,恐怕仍舊會影響台灣。唯有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並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記者楊珩、林秋強/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