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在臺南市舉行「AI 賦能‧半導體領航—2024 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聚焦南臺灣半導體供應鏈,並探討快速崛起的 AI技術。今年,工研院特別針對南臺灣發展提出創新策略,盼以「產業 AI 化、AI平民化」雙引擎架構,呼籲產業提早布局,共創嶄新商機。
透過鏡頭即時回傳影像,AI無人機協助業者判別魚群位置。工研院透過一個個攤位,展示各種AI應用。「2024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領袖,一同與會,探討南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與技術優勢,結合AI技術,共創新商機。
現場不光有台灣市副市長葉澤山、日月光集團副總洪志斌、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乾坤科技技術長詹益仁,以及AI新創公司Zettabyte董事長邰中和,也都特別蒞臨。
Zettabyte董事長 邰中和:「我想AI這個機會,是台灣產業升級非常重要的契機點,我們怎麼樣利用資料中心這個基礎,能夠把這個氛圍創造出來以後,能夠吸引國外的人才,我覺得這個才是下一步,我們更應該努力的方向。」
邰中和表示,Zettabyte致力於開發AI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透過軟硬體整合技術,優化GPU的運算效率,減少能耗;最近,更宣布與鴻海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工研院副總暨產業科技國際發展所所長林昭憲,演講時則表示,隨著南部半導體產業鏈逐漸形成,他建議下一階段,應聚焦市場成長性高,具有發展利基的技術,像是化合物半導體,及先進封測等。
工研院副總暨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 林昭憲:「針對AI的部分,我們認為需要AI產業化,然後也需要AI平民化,所以我們是透過,我們希望建立、形成一個類似AI Foundry,一個AI的核心技術平台的中央廚房的概念,提供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的一些算力等等。」
隨著AI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關鍵,專家建議,應善用南台灣產業特色,導入AI技術,緩解缺工問題,並將人工智慧應用在製造、醫療、農業、物流以及運輸等產業,好讓中小企業到一般人,都能受惠,替南台灣發展帶來新契機。(記者李令涵、黃柏凱/臺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