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題材最近在台股盤面非常夯,但工具機產業景氣似乎還沒看到完全復甦的跡象,業界傳出,不少工具機小廠及加工廠等不到訂單,近期陸續宣布結束營業,但反觀走向精密高端的大廠,卻還是樂看明年市場,
機械手臂運轉作業,隨著機器人話題持續延燒,但工具機產業,卻呈現幾家歡樂 幾家愁的現象,傳出有不少工具機、小廠和加工廠,因為等不到訂單,近期陸續宣布 結束營業,就怕在農曆年前,掀起一波倒閉潮。
雖然整體機械製造業外銷訂單動向調查指數,已經從1月的33.2分,成長到11月訂單金額分數,落在預期成長的51.3分,但以家數計算,看壞12月的比例卻有所增加,機械業家數指數只有42.7分,顯示訂單多數集中在工具機大廠,反觀中小型企業是相對辛苦。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秘書長 許文通:「我們看起來2025是一個,緩步向上,目前看起來是一個成長的趨勢,目前的狀況,訂單可能都集中在,一些廠商業者身上,那很多的小廠,或有一些中小企業,這個部分它在取得國際訂單,或者一些外銷訂單,上面的能力可能相對比較偏弱。」
畢竟在俄烏戰爭、中東衝突不斷、歐洲經濟不如預期、大陸疫後經濟內捲等因素下,導致台灣工具機廠接單不穩定,但反觀走向精密高端的大廠,
機械公會預估明年,整體機械出口金額將會向上成長,但就盼匯率、關稅挑戰能有所好轉,避免影響產業競爭力。(記者 傅儀文、張皓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