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影響農作物收成,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糧食價格上漲,專家指出投資人若想參與行情,可選擇ETF、基金、期貨作為投資工具。不過美國新政府上任後,貿易關稅戰恐衝擊農產品價格,另外匯率走勢、美國氣候政策方針,都是需要留意的變數。
洪水和暴雨襲來,將道路摧毀的滿目瘡痍。極端氣候加劇,災難頻傳,造成糧食危機,甚至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
財經專家 李世新:「極端氣候的情況下,會推升食物的通膨,食物的通膨又會推升整體的通膨,在這樣的情況下,通膨的根源幾乎都是來自於農產品。投資人想要對抗通膨,就是反向與通膨為友,把這些根源的農產品,會漲的預期,去做一個投資。」
有時候危機就是轉機,氣候變遷影響,農作物供給減少,糧食價格上漲,投資人可透過各種投資工具趁勢參與農產品行情。其中以「黃、小、玉」最廣為人知,黃豆俗稱「豆中之王」,適用於食品以及食用油等製品,小麥是全球40%人口的主食,玉米則是全球最大產量的農作物,以美國及中國為主要供給國。
大昌期貨分析師 黃文達:「基金的部分,波動相對比較小一點,ETF現在很盛行,也可以做一個資產配置;期貨的部分,波動可能相對是比較大一點,而且多空上面比較沒有限制。」
不過投資人還是必須留意,影響農產品價格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
兆豐期貨分析師 郭偉政:「假設日圓升值,一個企業同樣用1億日圓去買美國買黃豆,它可以運來將近10艘船的黃豆,但是如果日圓貶值的情況之下,同樣是用1億日圓去購買黃豆,只能拖回8艘船的黃豆,也就是說升貶值對匯率、農產品,影響價格是非常大的。」
美元弱勢時,黃豆價格由供需決定,然而若美元走強,黃豆價格便由美元主導。除了匯率之外,美國新政府上任後,關稅戰恐將衝擊黃豆及玉米的價格;加上若美國退出氣候協定,導致氣候異常現象難以改善,對於農產品供給無疑是個變數,提醒投資人參與行情時,也要留意國際局勢的脈動。(記者 姚俐安、蘇韋銘、謝隆証/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