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貨櫃搶運風潮再起,趕在年底前盡量出貨,就是為了因應美國新政府上任後,可能會祭出的高額關稅,因此12月平均運價,較11月大幅成長,SCFI指數,漲幅達10%,遠東-歐洲線漲幅達50%,國內大型航商首度傳出,因艙位爆滿、暫停收貨,歐美線更滿到農曆年後。
一箱箱貨櫃疊的高高的,準備出貨,貨櫃搶運風潮再起,甚至出現艙位爆滿、暫停收貨,歐美線更滿到農曆年後,原因還是在於美國新政府,若是接棒後將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3國銷美產品,增加10%-25%的關稅。
祥和國際物流理事長 王清風:「歐美那邊下單還是一直下,叫他們在關稅還沒調漲之前,貨一定要到,能出的盡量出,所以他現在100%一定會爆艙,下個月美東的罷工,現在已經開始在談判,談判也沒有成功,你所有的貨你只能往美西跑,所以美國線的一定漲。」
從運價來看,11月下旬過後開始往上衝,SCFI指數漲約1成,遠東-歐洲運價每20呎櫃,來到3733美元,狂飆50%,遠東到美東漲幅也有12.9%,至於遠東到美西上揚9.9%,這也讓貨櫃三雄今年全年獲利出現想像空間。
萬海總經理謝福隆認為,有三大因素看好2025年貨櫃輪市場,包括美東碼頭罷工談判,對自動化議題沒有共識,以及租船需求旺,租金居高不下,還有紅海危機無解,船舶供給吃緊。不過也有專家,保守看待明年海運市況。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 詹盛元:「不過就中長期市況來看,在新船壓力持續擴大,而紅海、減碳等因素,產生的運力收縮性,又恐將減弱,加上全球貿易前景未顯樂觀,基本面偏空的情況,恐制約運價未來想像空間。」
專家認為,貨主為了趕年前拉貨,確實出現一波小旺季,不過整體大環境仍充滿變數,仍須持續觀察。(記者唐家儀、柯思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