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任後,不少產業都擔心,美中貿易戰恐怕將會重啟,不過對台灣紡纖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在兩岸關稅差異下,國內紡纖廠就盼有機會迎來轉單效益,當中還以在東南亞深耕的企業以及積極開發美國市場的廠商最為樂觀!
雪白布料緩緩飄下,靠的就是織布、染整廠的精密製成,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入職倒數計時,當中一大政策「課徵高關稅」更讓產業界繃緊神經,對國內紡纖業來說,就希望能夠吃到轉單商機。
畢竟近年來,中國紡品不斷透過價格競爭,造成國內紡纖廠訂單呈現「量縮、價跌」,未來如果關稅一課,業者看長期來講確實有機會削弱品牌客戶,對中國的下單動能,但台灣能否吃下這塊大餅,擁有東南亞等多元基地產線的企業,不外乎對接單較有優勢。
畢竟製造成本低是最大競爭力,當然也有不少業者,乾脆把目光轉向美國本地,像是紡織廠
台經院產業分析師 蔡宗翰:「台灣境內的紡織業而言,由於中國仍是一個重要的出口國之一,倘若中國的紡織業景氣不振的話,將連帶影響我國的織布,紡紗及合纖的出口表現。」
美中的新關稅大戰即將開打,對紡織產業來說,也增加不少營運變數,是利是弊,產業界可得全面應戰。(記者傅儀文、陳昱志/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