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南化向來以生產芒果聞名,但有位青農張展旗,他不種芒果,卻選擇在山裡種了一大片澳洲茶樹。因為厭倦原本開貨車、搬貨的工作型態,加上父親年紀大了,他決定要返鄉務農,將父親的蘭花園,改種澳洲茶樹,自學蒸餾精油技術,無師自通,剛開始他萃取的天然精油經常乏人問津,讓他相當沮喪,靠著勤跑市集,慢慢打開知名度,成功在中年轉行後,開創新事業。
如果不是特別留意,很容易會錯過,隱身在台南南化山中,這一片澳洲茶樹林,「我們就是用嫩枝的部分,去萃取精油。」正值採收季節,偌大的茶樹林,全靠張展旗一個人打理。這裡的土質,屬於排水性良好的白堊土,要把茶樹種好,就得掌握栽種的時機點,選在雨季時栽種,水分才足夠。
鋸樹枝、除草,這些繁雜的農務,現在對張展旗來說駕輕就熟,過去父親專職種蘭花,他根本不認識澳洲茶樹,職業軍人退伍後,他先在光電大廠工作了10年,因為父親身體不好,返鄉後改到糖廠開貨車,每天做到筋疲力盡,「搬糖啊,每天要搬21噸,想說每天這樣搬,也不是長久之計,身體很快就垮掉了。」
枯燥單調又疲累的生活,,張展旗想多一些變化,於是利用閒暇時間,種些茶樹紓壓,「園藝店老闆跟我說茶樹可以做精油,我時候是完全都不懂,明明它就是葉子而已,為什麼會有精油,我覺得很神奇。」採用有機方式種植,他越種越有興趣,不知不覺中,種成了一片林子,最後他決定把工作辭掉,全心投入。
▲原本在糖廠工作的張展旗,將父親的蘭花園,以有機方式改種澳洲茶樹,自學蒸餾,萃取精油。(記者許聿恭/攝影)
「都是用手拔,才可以保護原油,蒸餾出來的品質也會比較好,」製作精油前,拔嫩葉是最耗費時間的步驟,沒有機器可以代勞,張展旗只能靠雙手,相當考驗耐性,「不能想說那麼多葉子,到底什麼時候拔得完,盡量能馬上拔完最好,因為葉子乾掉的時候,它會發熱,發熱後就會發霉,變得潮濕。」
拔好的嫩葉,得趁著新鮮,送進蒸餾桶,蒸餾精油的技術,張展旗沒有特別拜師學,大多靠自己上網查資料,邊做邊修正,花了半年時間,才萃取出品質穩定的精油,「水加太多的話,它會導致出來的顏色會變成黑色、咖啡色」,滴滴珍貴的茶樹精油,季節不同,萃取量也會有差異,大約40公斤只能萃取出200c.c.的精油。
▲蒸餾精油整個過程大約要五個小時,大約40公斤,只能萃取出200c.c.,可說是滴滴珍貴。(記者許聿恭/攝影)
從拔葉子到蒸餾完退料,整個過程大約五個小時,還得忍受退料時,上百度的高溫。得來不易的精油,初期沒有知名度,張展旗只要一有機會,就跑市集推廣,幾乎全台大大小小的市集,他都擺過攤,有時候賣了一整天,收入是零,當下真的覺得很挫折,但他還是得撐下去,「有時候真的都沒有人靠近,或是你怎麼介紹,客人都不會停,那個心裡的痛,應該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沒有業績、沒有開市,我就不吃飯,有時為了省錢,就睡在車上。」
產品銷售經常碰壁,他不是沒有想過放棄,但不願多年心血,就這麼白費,決不輕言退縮,即使疫情期間不能擺攤,他只好靠打工維持生活,「生活收入完全斷掉,就是去給人家除草,在斜坡上除草,真的踩不好就是摔死,也有去撿地瓜,芒果節的時候,去幫人家包裝,就是這樣維持生計,慢慢的熬過去。」
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多年下來,張展旗也培養出一群忠實顧客,萃取精油越來越有心得,香草作物也越種越多,溫室裡的檸檬馬鞭草,他不惜成本的鋪了一層檜木屑,營造作物更好的生長環境,還種了一整排的檸檬尤加利樹,也是用來萃取精油。
最近幾年,他也將農場開放,介紹茶樹及香草植物旳種植,也讓民眾親自體驗精油的蒸餾,再自己裝瓶,藉由參與整個生產過程,更能體驗天然精油的得來不易,「現在化學真的太多了,讓他們可以認識茶樹,還有精油如何分辨真假。」
走上一條孤單又困難的務農路,張展旗沒有被打倒,一如生命力強韌的茶樹,即使身處逆境,仍然能萌發新芽,最終長成一片茂林。(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