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大品牌開始補庫存了 製鞋廠營收雙位數復甦
字級:
A+
A-

揮別調整庫存陰霾,運動休閒品牌啟動補庫存潮,帶動國內製鞋產業鏈。像是寶成豐泰、來億、志強、百和興業,營運都出現轉強,宣告鞋廠旺季列車啟動。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關稅戰即將開打,可望為製鞋產業的東南亞供應鏈,迎來轉單效益。

運動用品店內,有各式新潮的,球鞋、運動鞋款,受惠運動賽事觀看人數增加,美國降息、巴黎奧運助攻,讓調整庫存1年多的製鞋產業景氣回溫了。

甚至Deckers、Skechers等等品牌,補庫存動作不斷,也讓國內鞋類相關供應鏈,從上半年開始,營收大多轉為年增,甚至出現雙位數的復甦。

百和興業發言人 張玉敏:「品牌那邊的庫存,已經有下降到一定的水位了,那所以他們現在,有持續在出一些,比較新的東西上來,因為我們在越南算是一條龍服務的廠家,所以能滿足客戶大部分的需求,營收上面是有相當大的幫注,今年來看是比,年成長率大概都有成長30幾%。」

製鞋代工廠百和興業,看好明年景氣往上,持樂觀態度,像是製鞋股王來億-KY,前3季稅後純益26.11億元,年增2.38倍,每股純益11.23元;志強-KY前3季獲利11.32億元,年增203%,每股EPS 5.78元;寶成前3季稅後純益137.9億元,年增30%,每股EPS 4.68元。

不過復甦程度,跟主要客戶品牌有很大關係,像是Adidas、Hoka、On Running及Asics等品牌業績,呈現雙位數成長,反觀龍頭Nike銷售成績則較不理想,可見新興品牌崛起,正逐漸侵蝕傳統運動品牌的市占。

分析師 王文良:「運動產業主力消費者,他們年齡普遍較輕,對品牌忠誠度也較低,樂於接受更新更炫的鞋款,材質還有品牌,行銷模式的改變,透過網路透過網紅,透過代言跟開箱,也是刺激需求的關鍵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未來擬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可望為製鞋產業,東南亞供應鏈迎來轉單效益,尤其在越南、印尼等東南亞,生產比例高的業者將明顯受惠。(記者唐家儀、熊汝璽/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