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披露,特斯拉(
據了解,馬斯克從2018年開始就不採固定薪資,而是從特斯拉設定的長期目標分拆為階段性成績,若達到特定的財務目標,每次就會有類似績效獎金與分紅的報酬,馬斯克可以分批解鎖選擇權獎勵,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更多股票,並可賣出獲利,但若沒有達到目標,則一分錢都拿不到。
特斯拉在薪酬方案中設定了10幾個市值目標,當時在2018年初,特斯拉市值僅590億美元(約新台幣1.92兆元),然而,特斯拉大膽地將首個市值目標設定在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5兆元),往後每個目標都比上一個多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2兆元),以此類推,一直到市值6500億美元(21.15兆元),如今在馬斯克的帶領下,特斯拉已逐步實現了公司所設定的目標。2023年初時,特斯拉證實,馬斯克已經收到了薪酬方案授予他的最後一批剩餘選擇權。
今年1月30日,美國德拉瓦州衡平法院(Delaware Chancery Court)大法官麥考密克(Chancellor Kathaleen McCormick)作出裁定,否決特斯拉董事會2018年授予馬斯克的560億美元薪酬協議,因為公司董事會未能證明該薪酬計畫是公平的。而後,特斯拉於6月舉行的股東年度大會中,以75%的得票數通過該薪酬案,同時請求美國法院修改1月的判決結果。
然而,馬斯克的天價薪酬,引發公司小股東托內塔(Richard Tornetta)不滿,指出特斯拉董事給予馬斯克以績效為基礎的股票薪酬計畫,違反了「受任人義務」(fiduciary duties),並且指控馬斯克「不當致富」,認為是他向董事們開出條件,因此提起訴訟。對此,法院維持1月時的初判,認定特斯拉董事會在2018年採納該案時,程序存在嚴重缺陷,加上董事會多為馬斯克的親信,因此多數成員「受制於」馬斯克,並認為該薪酬方案太過頭,對股東不公平,因此裁定無效。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的股票期權最初價值為26億美元,而法官上次駁回時,已飆漲至560億美元,若再按當(2)日收盤價計算,價值已超過千億美元,暴增至1015億美元。若馬斯如願拿到了這筆巨資,將創下美國企業高管有史以來的最高薪酬紀錄,也將使馬斯克躍身成為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