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咖啡展在今天(15)登場,展現黑金的龐大商機,但是隨著超商現煮咖啡興起、連鎖品牌、小眾咖啡廳四起下,就怕即飲罐裝咖啡的市場業績,會被分食掉,因此其實在上半年很多食品廠積極推新品衝銷量,我們也直擊罐裝咖啡王,位在桃園的超級工廠,每年產能可以衝上兩億罐!
經典鐵罐就像是搭上極速列車,在產線上直線衝刺再翻轉,一打開是濃厚咖啡香,又或者是奶香的經典風味,年產兩億罐的祕密製程,就藏在桃園的超級工廠。
就像是一台大型吸塵器,烘焙好的咖啡豆就得透過除石機挑除雜物;肉眼快到看不清的,還有這台質量式過篩機,自動剔除掉不符合標準的咖啡豆,碩大廠區抬頭一看,能看見很多管線來回交錯,這產線自動化一條龍,可是早在26年前就奠定的基礎。
飲料食品大廠萃取廠主任張慶祿:「自動化最主要的好處就是,我們人力可以減省很多,尤其是投料的部分,它全部都是走管道的,那這樣子避免一些汙染,所有流程來講的話,在管道裡面,直接從中控室裡面,就可以操控了。」
一系列的祕密連續式萃取後,咖啡豆也正式變成能夠直接飲用的液體狀態。
非凡新聞記者傅儀文:「來到調配區,可以看到很多,比人還要高的萃取桶,而且還分成左右兩側,你可以想像這裡就像是,廚師煮菜的最後一步,要把奶粉跟咖啡萃液融合在一起。」
完美融合的機密比例,得交由這台超高速飲料裝填機,近看是由上往下的氣壓密合,遠看別說這模樣就像是來到遊樂園的旋轉轉盤,速度之快一分鐘就能裝好1500罐;但即飲的罐裝咖啡,怎麼做到效期能長達兩年,還不添加防腐劑保鮮,當中關鍵,就是這一台台宛如太空艙的高溫高壓殺菌機,還能創造出梅納反應,讓咖啡味道更為濃厚香甜。
飲料食品大廠萃取廠主任張慶祿:「滅菌釜這邊有做一個商業殺菌,在一個溫度跟一個時間的,一個控管之下,它在充填的過程裡面有加入蒸氣跟氮氣,密封完整的情況下,它就可以保持一個新鮮的,在罐裝食品裡面。」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2023年台灣包裝飲料市場規模達新台幣650億元,當中包裝咖啡銷售占整體市場約8.5%,但就怕這現煮咖啡興起,國際小眾咖啡廳四起下,即飲罐裝咖啡市場業績恐怕會被分食掉。
飲料食品大廠飲料研究所協理吳怡玲:「整體喝咖啡的族群在擴大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說,不管是哪一個部分,只要是消費者他願意,多飲用咖啡,就是一個商機,我想不是誰要取代誰,因為所有的市場,都是要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所以消費者在它需要的時候,罐裝咖啡給他的是方便、即時。」
省時、攜帶方便、銅板價、口味多變以及品質穩定,正是罐裝咖啡的優勢所在,而在黑金商機年年擴大下想突圍,金車的伯朗咖啡持續推出創新產品,目前市佔約3成並貢獻集團營收約4成,味全的貝納頌以雙倍特濃的口感作為品牌訴求,持續切入市場,韋恩特濃咖啡包裝設計更找來金曲獎主視覺設計師操刀,搶攻年輕族群。
飲料食品大廠飲料研究所協理吳怡玲:「因為其實消費者有更多的多元化,所以我們把不同的研發、創新的東西,放到罐裝的方便性,讓他們隨時帶著走,其實我們的產品不只是在國內,也出口到世界35個國家,所以有很多產品,我們希望是用世界同步的。」
今年罐裝咖啡市場有機會朝60億元邁近,食品廠靠創新推新品,不只要擴大客群,更希望將黑金變飲品,闖出全新一條商機出路。(記者 傅儀文、林秋強/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