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中國價格戰踩煞車 台太陽能廠鬆口氣等回暖
字級:
A+
A-

中國大陸太陽能市場削價競爭近期出現反轉,包括隆基綠能、晶澳、天合光能等大陸太陽能大廠都已經停止殺價,讓電池模組報價逐步止跌回升,元晶太陽能董事長廖國榮直言,對台廠而言,真的是鬆了一口氣。

放眼望去,一大片太陽能板看不見盡頭,過往中國太陽能企業不斷擴充產能,削價競爭,就算虧錢賣也在所不惜。不過,現在傳出近期包括隆基綠能、晶澳、天合光能等中國太陽能巨頭,都已經停止砍價,國內太陽能電池模組龍頭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直言,對台廠來說真是鬆了一口氣。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當然是好消息啊,因為如果不要再跌,那麼他們在全球的傾銷的價格,就不要再隨便亂殺價格。向上獲利是不容易啦,但是至少要回到說,他現金成本是夠的,不能再做流血輸出的事情,如果他們確實這樣能夠做得到,那對我們來講當然是鬆一口氣。」

廖國榮透露,中國太陽能大廠確實有商討,不能再這樣繼續虧損,對殺價踩剎車。根據了解,中國現為全球太陽能最大生產地,具有絕對議價權,隨著中企停止殺價,全球市況有望邁向正軌,台廠包括元晶、茂迪、聯合再生等,也獲得合理的獲利空間。

對此台經院產業分析師楊家豪分析,由於先前上游擴產幅度過大,為中下游產品價格帶來一定的上漲阻力,短時間內要看到太陽能產品大漲的可能性不高。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產業分析師楊家豪:「 (中國年產能)大概已經達到就是,整個需求的,甚至超過幾10個GW的水準,那的確要再恢復到整個供需正常,還是需要一段時間。那我們在明年的話,可能就可以看到說,隨著台灣的太陽能下游市場逐步恢復拉貨動能,對於業者的一個財務狀況,甚至可以達到就是止虧為盈的一個水準。」

業界人士分析,過往中國透過「殺到見骨」的策略,迅速擴展全球市場份額,讓台灣、歐美、日本 等地太陽能廠造成嚴重衝擊,如今過度競爭,最終反蝕到中企本身,因此出現反轉趨勢,也讓太陽能價格總算見到止跌反彈。(記者溫婉廷、林秋強/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