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即將到來,市場預期不管誰當選,美國醫療支出都將持續上升,加上生技產業搭上降息順風車,所以有不少併購潮湧現,不只保瑞藥業先後對美國藥廠進行的三次併購,原料藥廠台耀化學,也考慮擴充北美研發規模,今年以來台灣生技產業,對外併購總額已經突破百億元大關。
精密儀器在實驗室來回測試,生技醫療產業近年來逐漸壯大,尤其在海外也展現資金實力,光是今年台灣生技業,對外併購總額就突破百億元大關,超過126億元。
台耀化學CDMO事業體總主持人曾暉元:「很大的一個目標,就是希望開拓,美國的更多的客人,因為很多美國的客戶,它們也是會需要當地的服務商,那我們就是積極的開拓客源,整體的擴張,就是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現在已經有我們的計劃,擴增美國那邊的設備。」
像是原料藥廠台耀化學,跨足北美市場,另外在針劑廠貢獻加溫下,明年營運也有機會成長轉強,保瑞醫藥則是對美國藥廠進行的三次併購,另一家製藥大廠美時,則是分別對泰國及越南啟動兩項併購計畫。
分析師王榮旭:「降息的話對於生技的一個公司,其實是相對有利的,因為生技公司燒錢燒很大,所以它需要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如果降息的話,籌資成本就會比較降低。」
尤其美國大力推動《生物安全法案》,這股去中化浪潮將成為台灣廠商的一大商機,所以現階段也有不少生技醫療,掀起IPO熱潮,像是全福、邦睿、永鴻生技力拼掛牌,訊聯生技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預計第1季登錄興櫃,再生醫療公司亞家生技,明年也有跨入資本市場的計劃。
亞家生技總經理吳坤烈:「目前我們明年4月份會先上興櫃,接下來年底轉上櫃,我們也積極的在選尋找,國外尤其像日本,可以合作或者購入像你剛剛你所提到,我們去併購像日本比較小的醫療機構,來行銷到東協或東南亞的市場。」
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IPO的活絡掛牌數目,可能是創過去新的高峰了,這都代表台灣現在很充足的量能,不管公司在研發能力,技術能力上面,還有基本市場的支持,外泌體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了,它裡面可以融合很多高的科技,細胞治療、基因編輯、分子診斷的分析能力、AI的能力。」
緊接著美國總統大選,即將登場,法人認為不管誰當選,美國醫療支出都將上升,替台灣創造不少產業商機。(記者 傅儀文、顏連凱/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