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英特爾30日股價走揚超過9.4%,似乎一吐怨氣,但整體而言公司仍在虧損,傳出英特爾正在和投行合作,討論包括分拆產品設計與製造業務等各種可能,以度過公司成立56年來最艱困時期。不過這些做法能否挽救虧損局面,專家點出,關鍵還是在英特爾的產品良率以及技術能否與對手匹敵。
雅虎財經主播:「苦苦掙扎的晶片巨頭,正在找尋其他出路,包含分拆公司業務、取消工廠計畫。」
為了挺過困難時刻,英特爾正與高盛和Morgan Stanley等投行討論各種挽救方案,其中包括拆分產品設計和製造業務。雖然英特爾強調,目前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公司尚未作出重大決策,但消息傳出,激勵30日股價強彈9.49%,創下近兩年多來最大的單日漲幅。不過整體而言,英特爾今年以來股價跌幅超過50%。
國外分析師John Vinh:「英特爾沒有充滿競爭力的AI晶片,能與輝達競爭。我認為短期英特爾得趕快想出應對之道,讓AI能力具備競爭力,因為目前市場需求強勁。」
有分析師點出,AI時代下,英特爾沒有極具競爭力的產品,讓公司陷入窘境,包括潛在併購與收購等一連串挽救英特爾的建議做法,預計會在9月召開董事會提出。至於,拆分業務能否挽救英特爾虧損?專家這樣看。
資深分析師呂漢威:「最重要還是要看18A製程,能不能達到市場上面的標準。拆分出來沒有問題,重點是你能不能達到市場
上面的預期,也就是你在製造這一塊的良率。其實英特爾在我們心中一直都是王者,一直都是CPU之中的霸主,AMD要超過他,講實在話台積電是很大的功臣之一。」
專家點出,拆分能否挽救英特爾的虧損情況,關鍵還是在產品良率,以及技術能否與對手匹敵。(記者李令涵、黃柏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