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原相Q2毛利率63.7%創新高 每股獲利3.36元
字級:
A+
A-

感測晶片廠原相,12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惠產品組合優化、匯率因素,及NRE收入較高,原相第二季毛利率達63.7%,創歷史新高。同日舉辦法說會的,還有觸控晶片廠義隆電,第二季獲利年增48%,每股獲利2.58元。義隆電董事長葉儀預估,明年AI PC滲透應有30%以上。專家則表示,隨著下半年終端應用市場復甦,國內IC設計業者可望在各領域上,漸入佳境。


色彩繽紛的電競滑鼠,營造遊戲氛圍。感測晶片廠原相科技公布第二季財報,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來到63.7%。

原相財務長羅美煒:「毛利率的成長最主要是受惠於產品組合比去年好,另外就是NRE(委託設計費)收入比較多,另外還有就是匯率。第三季包括電競滑鼠、一般滑鼠,或者是遊戲機,目前看起來都有機會比第二季穩定成長。」

展望第三季,財務長羅美煒看好滑鼠和遊戲機產品業績,有望增長,只不過短急單現象仍存在,原相表示,會密切留意全球經濟替訂單帶來的不確定性。至於觸控晶片廠義隆電,也在同一天公布第二季獲利,年增48%。董事長葉儀預估,隨著Copilot+ PC應用不斷增加,下半年出貨也有望增溫,明年AI PC滲透率應該至少有30%。專家觀察,IC設計景氣下半年表現可以期待。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有來自於AI PC的帶動,那麼在通訊的部分,也有智慧型手機AI的導入,那麼同時也可以看到,在AI也帶動整體IC設計部分在邊緣運算,以及在IP矽智財方面的業務,所以目前在下半年,整體的國內IC設計業景氣,表現比較優於在上半年的狀況。」

隨著AI PC滲透率增加,其他IC設計廠像是凌陽創新,也被認為很有優勢。因為凌陽筆電PC業務在營收佔比超過8成,客戶也包含前五大筆電廠。至於松翰,隨著第三季電腦周邊應用有撐,法人預估全年營收有望較去年成長1成以上。

專家也分析,隨著下半年終端應用市場復甦,國內IC設計業者有望在各領域上,漸入佳境。(記者李令涵、熊汝璽/綜合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AI伺服器缺料源頭找到 "水冷快接頭"鬧短缺
字級:
A+
A-

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透露,阻礙出貨的關鍵材料,其實是避免機櫃漏水的快接頭!隨著快接頭短缺、價格飆升,時碩、富世達嘉澤等相關台廠也有望分食商機大餅。當中有業者表示的確正在試產中,明年可望提升產量。不過專家提醒,產品驗證需要半年時間,再加上機櫃若漏水,會有高額賠償問題,因此終端客戶的信任度也很關鍵。


AI伺服器走到了水冷階段,而機櫃上避免漏水的小小快接頭,則由於嚴重短缺,成了阻礙美超微出產伺服器的大瓶頸。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因為國外的廠商,其實他的產能是有限的,因為以前這種東西量都不大,你突然開出這麼多量,那原來的國外廠商就沒有辦法供應,所以替代的方法當然就是找第二、第三供應商。」

過去客戶習慣合作的UQD快接頭廠商,國外居多,但隨著AI崛起,快接頭供不應求,單價從40美元一路飆升到60美元,幾乎要台幣2千元,甚至傳出只要有材料,價格都好談,也讓包含時碩、富世達以及嘉澤等相關台廠加緊趕工、送樣驗證,有望搭上這波缺貨潮,分食商機大餅。業者透露,目前快接頭的確試產中,明年有望大量生產,只不過驗證需要時間,專家提醒,終端客戶的信任度也很關鍵。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在伺服器裡面,如果漏水的話,那會是非常嚴重,因為這個會牽扯到這麼昂貴的伺服器賠償的問題,所以我想終端的客戶也不會這麼容易就更換廠商,驗證我認為至少要半年的時間。」

越來越多供應商投入快接頭市場,但產能出現後,市場價格就可能降下來,屆時將考驗相關業者的議價與接單能力。(記者李令涵、熊汝璽/臺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生技財報佳.AI熱! 保瑞拚填息 藥華藥觸新高
字級:
A+
A-

台股今天持續反彈的動能之一,也來自生技醫療族群,其中生技股王保瑞 靠著營收獲利創新高的基本面,激勵今天盤中股價上揚,讓填息力道大增。而AI浪潮,也湧向了生醫族群,台灣的半導體優勢與醫療人才互相配合,也共同發展出"AI智慧數位醫療"產業的軟實力。


台股持續反彈,生技股4大天王也來助陣,股王保瑞7月營收,創17個月以來新高,激勵盤中股價上揚  填息達八成,而AI浪潮也湧向生醫族群。

智捷生醫 董事長 孫繼信:「只是用AI直接把,原本的檔案丟上去,它馬上自動分析化,這是一個把影像具體,呈現出來的一個技術,另外一個把這些技術,已經出來的影像,投放到病患身上,可以做醫病溝通。」

就像這一顆上了顏色的心臟,把影像 從2D轉成3D,戴上VR眼鏡後,醫生跟病患溝通將,更清楚明瞭。

互貴興業 董事長 宣明智:「現在發展的這套技術,是有絕對的先進,目前台灣已經有,六個醫院在開始採用,用來手術用來做教學,我們覺得我們很有信心,很快的除了台灣市場之外,我們會開拓海外市場。」

互貴興業董事長宣明智,從半導體轉戰生醫產業,十年磨一劍,利用科技力與,尖端醫護人才合作,正積極搶攻,智慧醫療商機。

互貴興業 董事長 宣明智:「我們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的循環,互動非常的快,大家曉得就說,新的商品尤其是,醫療方面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反覆的驗證,而且會推陳部新。」

數位科技也改變了,醫療器材的推陳出新,這一字排開都是,台灣自己研發的新產品。

互貴興業 執行長 郭加泳:「也一樣是手持超音波,這是歐洲的客人,也是跟我們合作,是用在畜牧用的,那一樣是MIT(台灣製)的產品,然後銷到歐洲去。」

還有這個微創手術用的大腦內視鏡,也是全球第一隻,生技醫療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應用場域與範圍,也更百花齊放。(記者 朱月英、姚尹哲/新竹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