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嘉市僅存手工醬油廠 二次釀造工法傳承三代
嘉義市僅存的手工醬油釀造廠,經營超過七十年,傳承了三代,釀出來的醬油風味醇厚回甘。(記者許聿恭/攝影)
▲嘉義市僅存的手工醬油釀造廠,經營超過七十年,傳承了三代,釀出來的醬油風味醇厚回甘。(記者許聿恭/攝影)
字級:
A+
A-

醬油是時間醞釀的美味,嘉義市有家成立超過七十年,傳承了三代的醬油廠,也是當地僅存的手工醬油釀造廠。第二代鄭國涵以代工為主,但隨著客戶逐漸流失,第三代鄭棋維接手後,看見危機,決定要發展自有品牌,經營新的客群。他們耗時半年至一年半,採用二次釀造工法,以生醬油取代鹽水入甕,釀出醇厚回甘的黑豆醬油,不僅受到在地小吃店青睞,也外銷美國,成功打開新市場。

隨著巨大壓力鍋,釋放出蒸氣,空氣中也瀰漫濃濃豆香,鄭棋維說,蒸煮黑豆是採用高壓鍋的原理,「蒸到豆子一壓就扁掉,就是做醬油的最佳軟硬程度。」

在手工釀造醬油興盛的時代,光是嘉義市,就有十多家醬油廠,第一代鄭崑山原本是幫親戚賣醬油,累積足夠客源後,就跟著學做醬油,自己開醬油廠。第二代鄭國涵接手後,逐漸發展成以代工為主的業務,儘管代工訂單越來越多,第一代傳承下來的釀造方式,怎麼樣都不能改變。

黑豆混入麴菌後,在穩定的溫濕度環境中,生長三到七天,過程中還要翻麴,才能讓麴菌長得更好。鄭棋維解釋,「因為黴菌在生長時,會產生二氧化碳,經由翻麴,讓它重新生長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漂亮。」

嘉市僅存手工醬油廠 二次釀造工法傳承三代
▲黑豆混入麴菌後,在穩定的溫濕度環境中,生長三到七天,過程中還要翻麴,讓麴菌生長得更好。(記者許聿恭/攝影)

第三代鄭棋維加入後,逐步改善工廠環境,讓一年四季都能穩定製麴,過去用竹盤製麴,需要耗費較多人力,改用大型不鏽鋼盤,不僅節省人力,也減輕工作負擔。

從小在陶甕和麴堆中長大,鄭棋維退伍後,原本計畫要上台北當業務,因為阿公的一通電話,決定留在醬油廠,承接家業,「畢竟是家裡的事業,我們要想辦法把它做得更好。」接手家業後,有六、七年的時間,阿公手把手的教他做醬油,帶著他認識客戶、跑銀行,不過卻讓鄭棋維從中看到醬油廠的經營危機。

「我看了存褶,裡面沒什麼錢,沒有去開拓新的財源,一直吃老本,」隨著化學醬油盛行,傳統手工釀造醬油的生意,一直走下坡,加上做醬油太辛苦,年輕一代不願意接手,醬油廠越關越多,衝擊鄭家的代工生意,也讓鄭棋維重新思考醬油廠的定位,決定要成立自有品牌。

既然要做品牌,另闢新市場,鄭棋維毅然捨棄掉七成的代工訂單,全心投入品牌推廣,「就像溫水煮青蛙,再賺個半年一年,當客戶結束代工時,就會措手不及,為何自己不直接斷絕,還有機會再搶新的客源。」

即使改變經營模式,鄭家父子仍日復一日,遵循古法,手工製作每一甕醬油,一如入甕時,要將洗乾淨的麴豆,倒在竹篩上,撒上海鹽 混合撥入甕中,「為什麼醬油是鹹的,就是在這個部分拌入鹽巴。」

鄭棋維強調,跟一般做法不同,他們是用生醬油取代鹽水,用二次釀造工法,加入發酵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生醬汁,雖然比較麻煩,但卻可以大大提升醬油的口感和香氣,「重點是不死鹹,吃起來風味比較鮮。」

嘉市僅存手工醬油廠 二次釀造工法傳承三代
▲傳承二次釀造工法,用生醬油取代鹽水,加入發酵一個半月至兩個月的生醬汁,提升醬油的口感及香氣。(記者許聿恭/攝影)

每一甕麴豆,至少需要半年,甚至長達一年半的發酵,充分交融的麴菌跟黑豆,在時間的醞釀下,淬鍊出濃郁醬香味。開缸後,一勺又一勺,舀出豆香撲鼻的醬油原汁,接著還要送進工廠,熬煮四到五個小時,讓沉睡已久的黑豆甦醒。

幾年下來,鄭棋維已經能獨當一面,看著哥哥和父親做醬油忙不過來,妹妹鄭意樺也辭掉工作,回家幫忙,慢慢梳理出老醬廠的品牌故事。想經營品牌就要走出工廠,接觸消費者傳遞理念,於是兄妹倆積極參展,增加曝光,也將工廠大大改造一番,敞開大門,迎接遊客。

歷經漫長等待,鄭家的醬油,呈現透亮的琥珀色,前、中、後,多層次的味覺變化,有著入口的濃厚豆香,鹹中帶甜,還有回甘的後味,這樣醇厚的滋味,不只當地小吃業者愛用,還外銷到美國。每一瓶醬油,都蘊含著鄭家兩代人的用心,和延續傳統釀造工藝的使命。

從一顆豆子到一瓶醬油,傳承三代的醬油廠,融入年輕世代的新思維,挺過市場改變的考驗,成功轉型,要讓醇厚的黑豆醬香,代代相傳。(記者盧映利、許聿恭/專題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