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的創新與科技展VivaTech,上周末才剛在法國巴黎落幕,今年主題涵蓋各項智慧應用、永續發展,還有AI人工智慧,都是目光焦點!像是世界最大的精品集團LVMH,攤位上就能看到精品行銷與AI的結合,而由國科會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TA,所領軍的40家台灣新創團隊也不落人後,要連結全球商機,要有哪些技術與特質?請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色彩繽紛的VIVA,象徵的是科技所帶來的創新以及活力,歐洲非常重要的科技盛事VivaTech又登場囉,在法國的巴黎,而走進展場裡頭看到的除了人山人海之外,還有大家都在追求的科技主題,AI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正當道,展場中還真的有一條大道叫做「AI Avenue」,上頭有中國廠商的機器人,舞力全開,大跳科目三,還有歐洲的新創團隊,秀出提供給盲人或是肢體障礙人士的突破性AI智慧化輔具。
Biped.AI執行長Mael Fabien:「你可以把它背在肩上,它的左側有攝影鏡頭,右側則有一台小型的人工智慧電腦,電池則在頸部的後方。當我離你很近時我會聽到嗶嗶聲,代表你蠻靠近我的,接著如果我點擊兩下,則會得到進一步的場景描述,我會聽到他說『你的面前有一個人與一位攝影師,但左邊的走道是有空間的,大概五公尺左右。』我就會知道我能往那邊移動。」
分析掃瞄到的全景畫面,AI就成了盲人的眼睛,而看得見的同時,也要「被看見」,Viva Tech作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創新與科技展,新創來這裡就是為了得到大品牌或是創投的青睞,因此展場上也能看到像是法國電信龍頭Orange,或是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的各種創新應用。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來到LVMH的攤位,當然所有的事情都要跟時尚有關,像是這一顆大珠寶鑽戒,怎麼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試戴?所以透過擴增實境,我只要把我的手放進來,我的鑽戒馬上就戴在手上,而且還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轉換,甚至變化款式。」
Tiffany&Co.用戶體驗總監Thomas Arnold:「我們使用了兩種形式的AI在這個試戴的體驗上,一個是偵測手的形狀,讓我們可以找到戒指要放在哪根手指,是右手指還是左手指。另一個則是定位節點,才能找到放置戒指正確的位置與角度。」
除了偵測,還能設計,鑽石要大要小隨你選,另一頭智慧試衣鏡也進化,不只是換頭那麼簡單,而是記下身型與五官特徵後用生成式AI算圖,會更符合實際穿上的效果,整個攤位從織品、香氛、甚至行銷大數據的應用,幾乎都跟AI有關係。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就在整個場館的最中心位置,兩旁都是知名的國際品牌大廠,台灣的TTA今年依舊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攤位的位置再擴大了一些,參展的攤位數跟去年相比,也是幾乎翻倍,而在正中央舞台區則是圍繞著奧運相關的運動科技,以及AI人工智慧應用。」
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長許增如說:「其實我們這次沒有把AI當主題,但是每個主題前都有個Smart,其實就是把AI應用跟這些相關的產品做結合。其實台灣的一些科技應用怎麼樣擴展市場運用的可及性,我想對團隊的發展來講是很重要的。」
今年第六次參加VivaTech的TTA國科會台灣科技創新基地,各種智慧應用讓人目不暇給,而且技術含量更完勝其他國家,像是在今年輝達GTC大會上才剛獲選新創簡報得獎的奎景,主攻AI演算法加速,最新應用還導入視覺辨識,都只要這樣小小一台的離線終端運算裝置。
而想要到歐洲搶商機,當然也不能錯過環境永續議題,鉅田潔淨行銷經理邵珮瑜:「我們有一半的市場都在歐洲,因為法國對環保的意識比較高,我們初期在進入市場的時候他的成本也相對高,那歐洲人他是願意採用這一些更加環保,對環境更加友善的產品,所以我們在歐洲正在尋求設立工廠,在當地做包材,可以去減少運輸端的碳排。」
創立才六年的鉅田潔淨,甘蔗渣吸管海外狂銷十億支,公司整年營收突破億元,這回要驚艷國際的新品是食物或衣物的包材,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焦糖甜味,而且都已通過歐盟法規認證,還能做堆肥的材料。
巴黎特派記者朱思翰:「環境永續這個議題其實就是要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副產物,讓他可以永續的利用,像我身上的這一個背包,他的皮革竟然就是用我們採收鳳梨之後,剩下來不要的葉子所製成的纖維來仿製。」
這是來自日本的新創團隊,也鎖定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製造出的仿皮革主打客製化,不論光滑表面,或仿獸皮紋路,用途廣泛,還能做成瑜珈墊,強度與舊化的色澤紋路,也與真的皮革相當接近,而他們也鎖定台灣的新創能量,加入台灣的加速器尋求合作。
PeelLab執行長 Jim Huang:「我們想尋找在台灣採購鳳梨葉的可能性,我們聽說在當地有很多鳳梨,我們也想測試台灣市場對永續材料的需求,例如說,人們是否真的對植物性皮革感興趣。」
許增如補充道:「法國的很多地方政府,他們都會參加這樣的展會,也希望能夠跟台灣的團隊與產業有合作的機會,所以今年我們特別安排團隊跟南部的地方政府合作,這些地方也在布局一些綠色能源、潔淨能源,跟一些永續科技的應用。」
帶領著台灣的新創,下一站還要前進尼斯與馬賽,期盼展現台灣傲人的科技與多元的應用面向,同時也將轉化成商機,爭取更多國際鏈結,讓世界知道小小台灣,身為新創大國的實力。(記者朱思翰、顏連凱/法國巴黎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