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在連續獲利三年後,去年2023年卻繳出虧損16億元的成績單,今(21)日在股東會上也通過不配發股利決議。不過力積電指出,隨著客戶庫存水位回到健康水準、加上銅鑼新廠效益展開,預期今年會比去年好,同時各家晶圓廠也樂看AI所帶來的「邊緣運算」需求。
力積電股東會一如往年,選在新竹老字號飯店舉行,並以視訊直播。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近一年來雖然AI的產業,非常火熱 但是手機,及個人電腦市場其實是,呈現萎縮衰退的,相關的半導體產線,像顯示器IC,都受到很大的衝擊。」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代理,董事長主持股東會,坦承這兩年營運艱辛,挑戰從不間斷。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隨著記憶體市場崩跌,使得我們公司在2023年,整體的營收衰退了42%,到440億台幣,所以我們全年,稅後虧損有16億台幣。」
因此股東們企盼的股利,今年沒著落決議不配發,但力積電也預期,隨客戶庫存回到健康水位,加上銅鑼廠新業務開展,今年一定會比去年好。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包括日本包括印度,甚至遠到沙烏地阿拉伯,也有來談 然後聽說,越南也要來談,所以我們以後技轉的東西,我們就變成晶圓IP,因為技轉可能我們,可以用技術,等於算賺IP的錢。」 (2024.05.02)
力積電要把蓋晶圓廠的豐富經驗,變成一盤好生意,因為全球沒有人,比台灣更懂半導體。
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下半年如果整體經濟的狀況,維持現在的這個狀況的話,我認為應該還可以,我們的業務事實上是,非常分散在各個領域,所以這動能其實是,來自整體經濟的狀況。」
接下來晶圓廠的動能,指望著全球整體經濟的狀況,同時更樂看AI 需求,將引爆新一波,AI邊緣運算商機到來。(記者 朱月英、姚尹哲 /新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