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超過七成的地瓜,都從台南新化這間地瓜加工廠供應,但是當前幾年疫情肆虐全球,兩億條的地瓜銷不出去,讓他們一度面臨存亡危機!二代接班人邱裕翔,這才知道必須加強本業外的經驗值,才能因應各種突發狀況。因緣際會下,他錄取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推動的「二代大學」,在個人化的課程裡頭,不但學到了企業傳承該具備的管理心法,更用半導體的思維生產地瓜,讓他成為地瓜界的台積電!
採收地瓜雖然有機械輔助,但要想把翻出來的,一串番薯撿成堆,還是得靠人工辛苦彎腰。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現在比較新的想法是說,那我可不可以在把那個土跟地瓜分開的時候,就順便後面接一個輸送帶,那人直接在上面撿就好了,撿完就直接裝袋了,所以我們減少掉那個落地再picking (撿)的那個動作,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正在推動的一個新的技術。」
尤其近年來,地瓜被很多人視為養生聖品,使得這一種黃皮黃肉的台農57號需求量大增,契作面積也從早期的二十公頃拓展到上千公頃,以往的人工巡田,現在邱裕翔都交由空拍機全部搞定。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包含要導空拍機、包含要導光選機、要導機械化挑選,其實都是這樣子,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出一種想法,那過去是我們提出想法就一直去爭執說,我這個想法是對的,那當然長輩就會就經驗說,這個想法是不對的,那就卡在原地了嘛,那所以後來我們繞一個圈嘛,所有的事情我既然提得出來,我就要先去驗證它。」
山不轉路轉,邱裕翔學著換位思考,解決長輩疑問的同時也提供自己的選項。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不同世代之間本身在觀點上經驗上本來會不一樣,那並不是說創新不好,也並不是說守成不好,而是說守成跟創新之間怎麼樣取得一個平衡點跟溝通的方式。」
全台超過七成的地瓜都從這裡供應,光是生鮮的產量一年就超過三萬公噸,但前幾年的疫情衝擊全球,造成市場急縮,國內外訂單全都停擺連老牌公司也面臨存亡危機。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你以前覺得說,我正常這樣供應都沒問題,結果你發現遇到疫情推波助瀾的時候,第一個事情推倒你的是財務 ,所以我認為說那我應該去強化財務。」
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因為二代大學的學生,他來自於企業界,已經是經營層或者是高階主管,那所以說我們必須要給他一個,他真正認為對他有幫助的一個課程設計,它是非常的個人化的。」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其實這短短一年,我也看過AI的企業,就是也是學長姐畢業的學長姐企業,然後也有很多的不同的參訪、交流、上下屆的互動,然後跟老師一對一的訪談,當每次課後,咦我聽完,我覺得這塊我很想要再強化,那他就會安排老師,我們在one by one再談一次,甚至請老師也專程南下到我們公司來,了解我們的狀況再給你建議。」
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他來這裡,我們講不只是要有知識性的東西,他要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建設,那像這樣子的話,都不是在課堂裡學的,是一個老師跟著他相處一年的時間,潛移默化慢慢去教導他。」
為了培養二代接班人該有的器識,為期一年的課程除了有實地見學、人脈串接還有深度課程外,更重要的是畢業前還得模擬,向業師們組成的私人董事會發表提案。
地瓜品牌第二代邱裕翔:「你就覺得好像是顧問團在給你建議,但是同時也是在幫你做健檢一樣。」
從課程中邱裕翔不但學會了企業傳承該具備的管理心法,還用半導體的思維生產加工地瓜,讓供應鏈更加的有韌性,成功化危機為轉機。
二代大學校長萬以寧:「這已經不是原來的種地瓜、賣地瓜,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艷的一個轉型了,他們把這個行業呢,從一個非常低附加價值的一個行業,做到它也有它的微笑曲線。」
承載著上一代的高度,邱裕翔不但要撐起台灣地瓜產業的競爭力,他更要用新的角度看世界,期盼能成為地瓜界的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