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創新轉型時,時常在找尋資金的過程中遭遇困難。信保基金特別舉辦論壇與企業進行深度交流,探討新創業者和中小頭家,如何運用無形資產創造價值,暢通資金融通管道。期許企業未來透過無形資產評價和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保證,促進發展和創新。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魏明谷:「銀行是企業的金山,我們是他們的靠山,希望這兩座山,扶植這些無形資產的企業,讓他們能夠發展成為,我們台灣的獨角獸。」
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融資,成為企業趨勢。信保基金舉辦論壇,探討新創業者和中小頭家如何創造無形資產的價值。尤其台灣高達98%以上是中小企業,企業主在創新轉型時遭遇最大困難,就是找尋資金。
工研院副總暨法務長兼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王鵬瑜:「創投資金投入在創新領域裡頭,大概只佔市值的0.04%,相較於美國0.5%,創投的資金到創新的市場,大概差了十倍以上。」
資金跟創新力不成比例,信保基金3月成立直接保證專責單位,5月則推出「新創企業暨無形資產融資信用保證」措施,協助企業融資取得資金。就有業者透過航太科技、無人機防禦系統等技術研發專利,取得融資。
創未來科技財務長張靖宜:「如果要取得融資,中小企業特別是新創階段,取得信用保證更是不可或缺。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先做讓金融界和銀行了解公司,無論是公司的技術還是產品。」
也有業者深耕開發企業碳管理解決方案的技術,表示軟體的開發或服務,在無形資產的發展上不可或缺。
倍力資訊董事長許金隆:「軟體的開發或服務,這其實是無形資產非常重要的方向發展。必須去建立一些相關產業知識,或者是開發技術門檻。」
台灣企業積極創新,未來透過無形資產評價、信保基金及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保證,成為持續創新的重要助力。(財團法人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