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非凡最前線
中國車登台有影?車商粉專曝光車款先睹為快
字級:
A+
A-

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導入台灣,似乎越來越有雛形了,大陸的汽車集團奇瑞、吉利,去年就在社群媒體上成立了粉絲網頁,還有網路小編回答網友提問、甚至PO出特定車款,暗示可能引進的車型。現在更有消息指出,台灣本土的各大車商也正鴨子滑水,積極爭取導入台灣,而且不光汽車車廠想和中資合作,二輪車商也低調的積極爭取中。而對台灣消費者來說,要見到中系車款導入,可能要等到今年第四季之後,關於車型、車系、甚至車價,才會更明朗。

汽車網站總編輯楊欣儒:「這個消息已經很明確了,首先有吉利、再來是奇瑞,還有這個著名的比亞迪,這3個品牌應該都有計劃進攻台灣,尤其吉利的腳步很明顯,在台灣設立了這個由奇瑞方控管的這個臉書粉絲頁。」

中國品牌成立台灣粉絲團,還有網路小編回答網友提問,中國車品牌要登陸台灣真的有影。而且還有車壇知情人士透露,台灣有組裝能力的車廠,都正以鴨子滑水的姿態努力爭取中。

汽車網站總編輯楊欣儒:「奇瑞跟吉利,我覺得應該在今年第四季都會有動作 會有車型進來,那大概是奇瑞會使用這個第三方的,可能是馬來西亞的進口的方式來做這個整車進口,那這個吉利就是會談這個台灣的組裝CKD。」

乘著中國電動車崛起,各大國產車廠分別鎖定大陸品牌,裕隆體系除現有MG,還傳出極力爭取與Maxus七人座、以及吉利旗下的品牌銀河合作的機會,甚至還有摩拳擦掌,想積極重返車壇的太子汽車,也傳出正和奇瑞接洽中,還有國瑞、福特六和也有意要導入電動車款,而且這股中車熱,還不只在汽車市場發燒,二輪車是也有台苯、三陽醞釀要引進電動機車。而前仆後繼不斷傳出有車廠,接洽中國車商就是看準大陸電動車發展已趨成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王忠慶:「到了2016年的時候,他已經是全世界的銷售量第一大國家,雖然當時的量還沒有那麼大,但是它的整個,不管從整個市佔率,還有他的帶動自己本身的供應鏈都完善,使得中國在電動車這一塊的話,在2017年以後需求大幅增加情況下,中國能夠得以快速的供應起來。」

電動車產業在大陸發展日趨成熟,也建立起相關供應鍊,再加上車價與歐系車款相比、價格較低,因此在前有中系DNA車款引進台灣,創造年銷1.3萬台的成績下,後有電動車風潮銳不可擋的趨勢下,讓台灣本土車廠躍躍欲試。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王忠慶:「所以我們的電動車幾乎都仰賴進口,不管是從美國歐洲、還是中國進口,對民眾來講的話,他可以多一個選擇性,所以民眾得多多一個選擇去,再加上價格的優勢的情況下,對民眾是有利的。」

在價格誘因下,打開了台灣消費者,對於中系車款的接受度、再加上眾家車廠,正耕耘和努力爭取的態度下,也可望讓車市有望在今年第四季過後,迎接中車元年。(陳盈卉 奚詩超 台北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