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站上20000點,全台也掀起ETF旋風,不過投資ETF和股票不一樣,理財專家分享,投資人如果怕買貴了,可以上網查詢ETF的市值和淨價,溢價幅度以正負0.1%為合理範圍,超過1代表這檔基金受到投資人過度追捧,此時若進場可能買貴。
投資ETF在台灣引起熱潮,高配息ETF更引發股民瘋搶,到底要怎麼操作比較好?理財專家分享,其實ETF價格最主要和淨值有關,投資人下手前先觀察折溢價,才不會買貴了淪為韭菜。
理財專家楊倩琳:「如果它這一檔ETF,裡面有30檔的成分股,如果這30檔成分股每一天的漲跌,變它的淨值,它的淨值高於市值就叫折價,也就是說它的東西比較有價值,那我們其實這個時候要買的是折價,因為我們如果去百貨公司買東西,我們要買的時候是不是越便宜越好,那如果今天它的市價高於它的淨值太多,那個就變成是叫溢價,那溢價就等於是這個東西買貴了。」
投資人常有迷思把ETF當成股票,其實它的本質是基金,不能把它當飆股,ETF的淨值由成分股的漲跌決定,市價是平常投資人下單時所看到的價格,則會受市場情緒和供需影響,市價與淨值之間的差異就是折溢價。
理財專家楊倩琳:「它其實現在溢價的幅度還是偏高的,還是有3%,所以這個3%就是等於溢價太高。」
3月中旬掛牌的00941中信上游半導體,因為受資金追捧,盤中最高溢價曾超過10%,之後才慢慢收斂,但最新溢價幅度仍超過3%,金管會嚴格規範,要求ETF市價和淨值越接近越好,一旦折溢價超過3%,需列為內部警示指標。
理財專家楊倩琳:「如果今天它已經大幅溢價,就是它的市值大幅超過它的淨值太多,它的造市商隔天會把它手邊的籌碼倒出來,讓它的價格,市價跟淨值趨近一致。」
ETF溢價幅度以正負0.1%為合理範圍,超過1代表投資人進場可能買貴,新ETF剛上市時造勢活動多,容易受投資人追捧,出現大量溢價,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回歸淨值左右合理範圍!若投資人在溢價過高時買進,就有追價風險淪為韭菜。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市價代表是市場的情緒,那有時候那因為有時候市場太過一窩蜂,一頭熱的情況下,會讓它有溢價的空間,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建議去做追價,因為通常來說的話,折價買進會通常比較有相對獲利的空間,那溢價買進的話,通常過熱買進情況之下,股價就會做修正。」
但也有例外,同樣3月掛牌的00939為例,由於價格陷入破發引發賣壓,不過也讓市價趨近於淨值,一路從溢價變折價。
理財專家楊倩琳:「如果你想要長期持有的,跌破15塊的時候,你反而可以慢慢的去撿便宜,因為像之前00878記得在三、四年前,它發行的時候,它其實也一度跌破了15塊,有一段時間它也是在14塊多。」
通常掛牌久了,溢價差就會收斂,以00878為例在3月28日淨值為22.7元,收盤價22.57 元,折價幅度0.66%,還有00919在3月28日淨值為25.45元,收盤價25.32元折價0.28%,這些資料在財經網站都能公開查詢,投信官網更會即時公告最新ETF淨值。
摩爾投顧分析師林鈺凱:「目前台股在站穩20000點之後,其實後續的行情我認為是比較偏多操作的,所以只要ETF有在相對折價的這個時間點,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去做一個參考。」
但專家提醒,折溢價是入手價格參考指標,選擇ETF要考量投資屬性和所買進成分股趨勢是否向上,可不是搶便宜就好!(記者黃歆如、吳國豪/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