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公司OpenAI,面臨的監管壓力只增不減!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調查,OpenAI是否有誤導投資人嫌疑。而被視為OpenAI勁敵的,法國新創Mistral AI,最近也是熱門話題!已經開發出效能僅次於GPT-4的語言模型,獲得微軟和輝達大量注資,凸顯歐洲在AI領域崛起。
人工智慧諮詢公司Collectivei創辦人Stephen Messer:「注意影片中的魔法湯勺,突然出現又瞬間消失。你可能也會注意到,這隻貓有點奇怪,明明已經伸出兩隻爪子了,第3隻爪子又突然冒出來。」
OpenAI文字轉影片模型Sora,雖然細節有待優化,仍在業界大出鋒頭。沒想到這時竟傳出,美國證交會SEC正在調查,OpenAI訊息是否有誤導投資人之嫌!目前已發出傳票,並早在去年12月就要求高層,保留所有內部溝通文件。而對於微軟來說,AI金雞母不只投資矽谷,在巴黎也有一個。
微軟總裁Brad Smith:「Mistral AI很令人興奮,對法國和歐洲發展AI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們已跟Mistral AI達成協議,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同樣有微軟力挺,法國新創Mistral AI堪稱AI新貴,成立7個月就成為獨角獸,背後金主還包括AI晶片巨頭輝達、雲端運算服務商Salesforce、法國巴黎銀行等等。
Mistral AI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蒙施(2023.12):「我們希望開發出,跟其他AI公司不同的模型。我們想把生成式AI引導到更開放的領域,為開發人員提供更多存取權限,讓企業客製化模型。」
年僅31歲的執行長蒙施,以及兩位共同創辦人,都是前Meta和Google工程師,帶領25人團隊,開發出效能直逼GPT-4的語言模型!精通英、法、西、德、義5種語言,而且訓練成本不到2200萬美元,約OpenAI開發GPT-4的4分之1。
Mistral AI商務總監Florian Bressand:「歐洲有許多科技人才、實力堅強,我們也將和AI生態系的其他產業合作。接下來會推出更多新模型,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會更酷,規模也會更大。」
不只語言模型,也推出聊天機器人,和OpenAI較勁意味濃厚!但長遠營利之路才剛起頭,Mistral AI的「開源」理念能否落實,還有待觀察。(記者 王 絜、黃翊豪/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