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陽明去年營收 跌回疫前水準
陽明公布自結2023年11月稅後純損15.6億元,每股純損0.44元,12月恐續虧。紅海危機運價上漲效應自2023年12月中一路驚驚漲,法人估將遞延反映在首季財報。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陽明公布自結2023年11月稅後純損15.6億元,每股純損0.44元,12月恐續虧。紅海危機運價上漲效應自2023年12月中一路驚驚漲,法人估將遞延反映在首季財報。圖/非凡新聞網資料照
字級:
A+
A-

陽明海運9日公布2023年12月營收106.46億元,月減2.5%、年減34.93%,達當年單月低點,主因上半月海運市場繼續走跌;累計全年營收1,407.68億元、年減62.55%,回到疫前水準。

稍早,陽明公布自結2023年11月稅後純損15.6億元,每股純損0.44元,12月恐續虧。紅海危機運價上漲效應自2023年12月中一路驚驚漲,法人估將遞延反映在首季財報。

截至2024年1月5日,上海航交所綜合指數SCFI已月漲84%,其中西北歐、地中海線每20呎櫃運價分別月漲210%、161%,美西線、美東線每40呎櫃運價分別月漲66%、61%。

進入2024年,陽明表示,經貿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需求端不如預期。近期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仍舊低迷,雖全球通膨壓力趨緩,但主要央行維持高利率,大陸經濟成長動能放緩,地緣政治緊張,提高經濟零碎化風險與國際貿易限制,加上極端氣候變遷等議題,都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

受紅海攻擊事件、以哈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及巴拿馬運河限航等影響,在維持航班服務與船舶航行安全考量下,包括陽明等全球主要航商,仍以繞道非洲好望角做為航線調整因應措施。

至於在供給端,陽明指出,截至2023年12月18日統計,全球約有3.7%貨櫃船隊、約103萬TEU(20呎櫃)處於閒置狀態,較年度平均4.3%閒置運力低,顯示船噸供給過剩壓力稍有減緩。

根據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4年供給成長9.9%、需求成長2.2%,供需缺口擴大至逾7%,將迎來最嚴峻的供需失衡挑戰。業界表示,以往航商手頭拮据,競價搶貨換取現金流,令海運變「慘」業;如今航商滿手現金,在疫情兩年賺進創紀錄利潤,只要有效控艙,形成維穩運價共識,可望度過。

※ 本文內容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選更多財經熱門新聞,追蹤 FBLine@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