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亞股今(2)日在今年首個交易日表現普遍不佳,不過分析師仍看好今年表現,認為中國與印度股市表現將不容忽視,且隨著通膨率可能正常化且經濟溫和成長,將有利基礎設施與房地產類股,並有望帶動能源等大宗商品類股跟推動AI革命的產業。
去年亞股經歷動盪一年,主要受到通膨、升息與中國緩慢的復甦拖累,日本日經225指數是去年表現最好的亞洲股指,香港恆生指數則表現最差,但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預估,今年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率為4.2%,勝過全球經濟成長率2.9%,柏瑞投資認為亞洲擁有相對樂觀的成長前景,擁有持續強勁的成長動能,隨著經濟逐漸穩定,中國需要有一個耐心且專注特定公司的投資重點,印度則有多個產業蓬勃發展。
降息將是今年市場關注焦點,日本則有可能結束全球唯一的負利率政策,瑞士隆奧投資管理資深宏觀策略師Homin Lee預估,日本央行今年將把利率從目前的負0.1%上調至0%,並逐步結束對10年期公債殖利率1%上限措施,尤其是在每天承諾無限購債上限做法已經取消的情況下,IG International市場分析師Hebe Chen認為,隨著利率走降,亞洲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提供更多的融資選擇,並實現資產收購或資產回收,最終將推高REITs投資人的報酬率。
她還表示,全球科技周期的潛在上升趨勢正在形成,台灣、越南和新加坡由於製造業跟研發設施比較集中,可能會有出色表現,主要因為越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這些製造中心常被用來盡量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些國家如今可能不再容易受到中國經濟衰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