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ChatGPT所帶動的熱潮,AI晶片巨頭輝達今年以來股價狂飆超過230%,不過隨著AI晶片陷入短缺,包括英特爾和IBM等大廠都在開發AI晶片,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自己也投資了一家美國晶片新創公司,預計2025年量產,更主打和輝達截然不同的神經形態技術,號稱更能節省成本和減少功耗。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023.11.30):「我交給(馬斯克)全球第一台AI超級電腦,我們花了五年打造它!它非常重,必須由機器人來組裝,就像一台電動車一樣。」
替OpenAI打造全球第一台AI超級電腦,輝達在AI產業領先對手十年,卻傳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曾公開嫌輝達GPU太貴又缺貨,自行投資晶片新創公司,打算擺脫輝達,2025年就可望量產。
Rain AI創辦人Gordon Wilson:「我們正在建立人造大腦,我們稱自己為人造大腦公司。」
奧特曼和美國晶片新創Rain AI簽署合作意向書,將採購總價5100萬美元的AI晶片,他也以個人身分投資Rain AI,創立於2017年的Rain AI目前僅40名員工,網站上名單卻各個大有來頭,還包括OpenAI硬體專家Scott Gray,矽谷AI新創投資人Daniel Gross等等,打算以生產NPU神經形態處理器取代輝達GPU,希望找到更便宜和節能的晶片運算AI。
Rain AI創辦人Gordon Wilson:「我們正處於生成式AI的黃金時代,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內,包括圖像生成工具DALL-E 2,聊天機器人ChatGPT還有繪圖模型Stable Diffusion,這些AI模型都棒極了,能夠激發人類想像力,但也昂貴的令人震驚。」
Rain所設計的NPU,試圖模擬人類的腦神經細胞,結合團隊自行開發的演算法,聲稱所將生產的這種高效晶片,比GPU產生100倍的計算能力,以及10000倍的訓練能效。
知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曲建仲:「一般輝達用的處理器,稱為通用處理器GPGPU,它是利用程式去撰寫出你要的人工智慧功能,所以它的靈活度比較高,但是它比較耗電。一般其他廠商要開處理器,都會採用特定積體電路的形式,那有些人就把它叫NPU,神經處理單元,它在運算的時候,效能會比較高比較省電,但是靈活性會比較差。」
據外媒報導Rain AI首代晶片將在2025年開始量產,並可支持影像、聲音和自然語言處理,且能耗將低於50瓦。
知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曲建仲:「他們導入了一種新的元件稱為『記憶電阻器』,那這樣元件在運算上,就會有一些新的特性,比較接近我們人腦,因為人腦不是數位的,人腦不是0跟1這種簡單的數學運算,所以使用憶阻器的方式,來改變晶片的元件,那確實可以降低功耗,達到更好的運算效能。」
神經形態技術可說是備受矚目的下一代晶片運算技術,但晶片量產並不容易!美國研發相關技術的公司,除了Rain還有大廠英特爾和IBM,IBM近日就發表模擬人類大腦結構的AI晶片NorthPole,記憶體就在晶片上,號稱效能超越4奈米GPU,適合需即時處理大量資料的邊緣應用,但目前只能用在推論,還無法生產。
外媒主播:「結合記憶體讓NorthPole加強效能,超越其他對手晶片。」
知識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曲建仲:「因為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改來改去,所以靈活度還是很重要,所以大部分的演算法在發展初期都還是需要輝達的圖形處理器,未來一定是輝達,超微跟英特爾三家公司在圖形處理器的市場上面,三強爭霸。」
隨著AI晶片短缺價格出現暴漲,從晶片大廠到科技新創業紛紛自研晶片向輝達下戰帖,成為最火熱賽場!(記者黃歆如、吳國豪/採訪報導)